分享到: | 更多 |
据6月10日中新社报道,尽管距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民间的“夏至荔枝狗肉节”还有11天,但玉林市区绝大部分食狗餐馆已将带“狗”字的店名和菜单或掩盖或铲除。多个店家告诉记者,此举是避免刺激前来抗议的爱狗人士。
狗肉餐馆的低姿态,可视作示好、求和之举,然而问题会真的就此出现转机吗?
众所周知,所谓狗肉节之争,根源在于对“能不能吃狗肉”的不同判断。以现代的人文视角来看,作为人类朋友的犬类,理所当然不可被食用。在这种温情脉脉的价值观内,“狗所充当的伴侣角色,与我们的精神、情感相连”。仅为了口腹之欲,就杀狗食肉血腥而又野蛮;但在玉林当地一些人的观念中,“吃狗肉”关乎传统、传承,外人粗暴地制止,侵犯了个体自由与地域文化……此事上,文明和非文明的边界模糊。
当一个社会的“动物伦理”未能进化到必要高度,关于该不该“吃狗肉”的争执,注定难有公论。特别身处“一切皆可食”的饕餮大国内,动物几乎是绝对工具性的,其存在意义仅在于满足人类需要。既然如此,很多人难免坚信,吃狗肉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说到底,玉林狗肉节引发的冲突,乃是现代伦理体系、生活方式与延续千年的“原生传统”之间的对抗。在此过程中,博弈双方都自认正确,同时笃信对方不可理喻。
遗憾的是,针对狗肉节的群体抗议,并未衍生为一场文明说服和道德宣教行动。随着爱狗人士频频使用拦车、堵路、闯店等偏激手段,一些救狗行动已经一再越过法律界限,变成粗暴的侵权行径。又是一年狗肉节,若不是官方事前降温,勒令店家低调行事,新一轮的对峙和冲突想必可能又会在玉林的大街食肆持续上演。就此而言,玉林全市遮“狗”字,更像是以退让换空间。
一些传统与习俗,很多时候就是这般根深蒂固。围绕“吃狗肉”,抗议者虽有一腔热情,却无必要的耐心和技巧。其总以人多势众压人,总想立竿见影,不仅难以令人信服,甚至会激起反感。无论是谁都必须认同,法律是维持社会秩序的最后防线,任何道德范畴的事情都应守住“不侵权”的底线。事实上,在“救狗”问题上志愿者的诸多行动,往往缺乏必要的合法性,由此导致劝说效果不佳,着实不足为奇。
改变风俗习气,从来都是漫长的过程。投身其间者,理应拿出更多的包容和自制,推动传统习俗一点点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