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新闻观察-正文
暗访测试“110”?并非没有更稳妥办法
//www.workercn.cn2014-08-13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日前,几名乘客在安徽合肥火车站拨打了“110”:“合肥火车站南广场出口处有暴徒正在持刀砍人,已有人员伤亡,你们快来!”1分钟不到,正在南广场执勤的两组全副武装的民警赶来寻找报警人。3分钟不到,又有6辆警车迅速赶到。原来,这是安徽省公安厅厅长李建中等人,在不打招呼、暗访测试合肥警方反恐防暴预案落实情况。(见8月11日《法制日报》)

  公安厅领导以“暗访测试”方式,拨打“110”来检验当地警方反恐防暴预案落实情况,而当地警方也以迅速的反应和行动,通过了这一“暗访测试”。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圆满的结果。但如果深究“暗访测试”的细节,其中又存在值得进一步推敲之处。

  比如,公安厅长一行人拨打“110”报警,使用的是领导个人手机,还是公用电话?接警部门是否当真完全不知道这是领导打来的报警电话?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么“暗访测试”恐怕名不副实,而随后的“1分钟不到”等出警效率的真实性,自然也就可疑了。

  进一步而言,即便真实性完全没有问题,这种通过“虚拟、谎报警情”进行的“暗访测试”,如果严格运用法治思维来审视,是否也存在合法性问题?因为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诚然,无论是从动机还是目的来看,公安部门领导以“虚拟警情”报警来测试警方的反应能力,与一般市民“报假警”确实不同。但问题是,良好的动机和目的是否就能成为这种虚拟报警的理由?

  退一步讲,即使不考虑合法性问题,这种虚拟警情的“暗访测试”方式,也可能对公共利益构成一定影响。一方面,它不仅可能妨碍阻断真正的报警救助电话,延误出警救援;另一方面,也会构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在“110”接警过程中,存在大量骚扰、假报警等,一直是令许多地方公安机关头痛的问题。

  那么,是否能找到一种既能避免不必要浪费,又能充分遵循运用法治思维,并能保证检测效果的“暗访测试”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比如,公安部门领导完全可以采取随机暗中跟踪市民“110”报警案例的方式,来测试当地警方的实际接警水平。如此,不仅有助于彻底打消“厅长电话谁敢怠慢”的担忧,而且更有利于规避“虚拟警情”带来的合法性尴尬。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