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新闻观察-正文
死刑“犹豫期”真有必要吗?
毕晓哲
//www.workercn.cn2015-02-13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据2月11日《法制晚报》报道,中国社科院法学所一研究员近日提出,为确保在死刑判决后到死刑执行期间,发现判决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应尝试建立死刑执行“犹豫期”或“执行犹豫”。

  按照相关专家的提法,死刑“犹豫期”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增加死刑执行赦免制度,任何一个死刑立即执行犯都可能成为赦免对象,“犹豫期”内只要不再犯一定刑罚之罪的便不再执行死刑。二是按照不低于我国办理死刑案件充分、完整的法律程序的期限,如两年至三年,设置“犹豫期”以发现案件漏洞、避免错杀。

  第一层意思如同现有法律规定的“死缓”,当事犯罪人将很容易实现“不再有新的犯罪或发现漏罪”的条件,如此死刑立即执行可能成为极个别的现象。而事实上,现阶段我国还不适合全面取消死刑立即执行已是共识。若真设立死刑执行“犹豫期”,恐怕与现行法律规定和普遍民意不符。

  其实,近年来,在死刑问题上,司法部门早就秉持了“少杀慎少”的原则,也一再强调和恪守“疑罪从无”。随着法治建设的推进,也不宜以旧的冤案来简单判断死刑立即执行在当下取消的必要。媒体报道显示,相比10年前,我国每年被执行死刑的人数已经大大减少。我国《刑法》中对适用死刑的罪名也在不断缩减,不少犯罪都已取消了死刑。这说明,有关方面对死刑立即执行早已是相当审慎的态度,如此,还有必要设立“犹豫期”吗?

  现实司法实践中,死刑立即执行经过一审、二审,再到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以及可能的“重审”等等,其间,各方早已经过了各种程序和实体要求,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了大量工作。实际上,如果真能严格按照现行法律规定和程序办,冤假错案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更不可能出现“错杀”。

  近年来,不时爆出的错判错杀案件,根源其实在于人,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的一些工作人员,没有真正敬畏法律、依法办事,而是往往被权力、外力干扰,才是出现冤假错案的根源。法律本身没有对错,问题在于个别司法者的操守缺失、枉法裁判和玩弄法律。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是设立再长的死刑“犹豫期”,也不可能解决司法人员徇私的问题,甚至还可能被一些有权有势之人利用,为一些人的免死提供可以运作的制度安排和机会。

  死刑“犹豫期”有无必要,讨论可以更充分。但更值得重视的问题是,在“少杀慎杀”的理念和原则下,司法人员如何保证将现有死刑制度落实、执行到位,如何保证每一个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每一个犯罪嫌疑人得到公平公正地对待。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