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新闻观察-正文
“公开用血信息”是关键一环
李记
//www.workercn.cn2015-06-16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据央广报道,国家卫生计生委在6月11日召开的全国血液管理大会上公布,2014年全国无偿献血率仅为9.5‰,而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人口献血率达到10‰-30‰才能基本满足本国临床用血需求。记者近期在浙江、吉林、甘肃等地采访了解到,供血紧张形势依然严峻。据专家介绍,除季节性缺血外,血站还面临区域性缺血和结构性缺血。血站缺血,病人急需,而“卖血黑市”屡禁不止。

  曾有调查显示,未献血者如果打算献血,最希望了解的依次为“献血后是否影响身体健康”、“是否会感染疾病”、“血液相关知识”等。可见在促进献血安全的常识普及层面,还有很多常态性工作要做。随着普通公众科学素养的逐步提升,让公众逐步理解“献血无害”、“献血安全”,其实并不太难。

  报道同时称,社会上关于“无偿献血、高价用血”的声音也在干扰人们参与无偿献血,对此我个人不敢苟同。原因很简单,和解释清楚、逐步普及“献血无害”常识相比,让公众理解并认可血液检测、采集、储存、运输同样需要一定的成本,“高价用血”有其特定成因,确实更为复杂和困难。但说到底,这充其量是个促使“成本”公开透明的问题。如果不肯在“成本”公开的问题上积极作为,显然难以释疑公众,更不利于问题解决。

  所以采访中专家们指出,提高公民的献血意识和医院的用血效益,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此外,针对区域性、结构性缺血等现状,业内人士希望通过打通全国、省内、医疗机构与供血单位之间的信息通道,有针对性地采集和使用,同时做到公开透明,消除公众疑虑。如此这般,显然才是“说到了点子上”——用血系统的封闭、用血信息的遮掩,才是导致我国献血率过低的重要原因。因为说到底,无偿献血终究是“自愿”,如果未能用足够的用血信息公开彰显诚意,又如何换取公众的“自愿”?

  而对于公开血流向会涉及到献血者保密的问题,有医务人员提出“无论是捐献者还是受捐助者,都可以通过知情协议书的形式决定是否公开姓名等信息,如果不公开,可用屏蔽、编号等多种形式解决。我们需要一个公开透明接受监督的机制。”诚如斯言。

  促进献血、用血形成良性循环,本就是包括各地血液中心在内的、各个非营利公益性单位的分内事。而且和常识普及、公民教育相比,促进用血信息尽早公开透明更为迫切。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