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从一把蔬菜、一种方法,到一辆汽车、一家企业……“认证”二字在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然而,记者经过数月调查暗访,发现在企业质量管理认证、玩具业产品认证、农产品有机认证三大领域,认证变“认钱”的“潜规则”盛行,弄虚作假走过场司空见惯,一些认证已沦为部分企业自我美化的“假面具”。(见6月16日《新京报》)
假如你在网上百度一下,会发现在过去10多年来,认证变“认钱”,给钱就能过,年年被曝光,年年成新闻:一边是年年遭受媒体的口诛笔伐;一边却是“潜规则”大行其道。如此错乱的逻辑,着实让人看不懂。
从企业看,既然认证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既然能“与国际接轨”,甚至能让产品贴个“标签”便能身价倍增,那么,企业给检测员送些红包、接待好审核员,给认证机构交笔钱,当然是一桩很“划算”的买卖。而对认证机构呢?更是能“一证”万利——只要拥有认证资质,认证只需走走过场,只要给钱,发一“证”又有何难?于是,认证机构和企业各取所需,沆瀣一气,“证”钱交易便完成了。
但是,企业质量管理认证和相关产品认证,不是小孩子“过家家”。须知,认证机构虽非政府部门,却行使着行政部门的部分职责。认证变“认钱”,不仅破坏了认证制度,也干扰了市场秩序,侵犯了公众的知情权,其社会危害不可小觑。
认证变“认钱”,之所以年年成新闻,不外乎两个基本原因:一是社会化的认证机构与方方面面的行政主管部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行政主管部门对认证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二是认证和监管是脱离的。认证,可以交给市场,但政府部门却须臾不能放弃监管的职能。但现实往往是,“证”钱交易早已成为潜规则,而行政监管至今却在“睡着”。当监管沦为“稻草人”角色,认证造假如何不乱象丛生?
遏制认证变“认钱”行为的泛滥,除了谴责不良认证机构外,还要问责行政监管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