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据新华社8月27日报道,全国将首次针对土地出让金展开大范围审计的消息引发关注。在过去的13年间,土地出让金年收入增长超30倍,总额累计近20万亿元。部分地区土地出让金占据地方财政“半壁江山”。记者采访发现,分散在国土、土地储备、财政等部门的土地出让金收支管理,除接受一些审计外,大多“封闭运行”,导致违规不断、腐败滋生。
13年累计20万亿元的“土地账”,如此庞大的财政收支,却一直缺乏一个统一、细致的规则约束和监督,导致一些地方土地出让金收支成为一团乱麻,不断滋生腐败交易,确实有必要好好梳理一番。同时,通过翻翻一些地方政府的陈年“土地账”,将那些公众一直诟病的涉及“土地腐败”的“蛀虫”、“硕鼠”揪出来,将其绳之以法,无论对国家、社会还是公众利益,都是一件好事。
自从分税制改革之后,土地出让金逐渐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头部分,一些地方的“土地财政”比例居高不下,甚至患上“土地财政依赖症”。土地出让金的收支状况基本都由地方政府掌握,该怎么征收、如何使用,只有一个大的制度轮廓,却没有明细规则,亦缺乏有效监管,导致“土地账”长期失于审计,问题层出不穷,乱象一直不断。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近些年来,在各地落马官员之中,牵涉到土地链条利益的占很大比例,这从一个层面也反映出土地出让金乱象的严重程度。“土地腐败”案件高发,肥了贪官,成全了一些不法商人,但却也导致房价居高不下,从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社会矛盾。希望借助此次大范围审计行动,不仅挖出潜藏在“糊涂账”下面的贪官,而且通过梳理问题形成的症结,建立完善有效的监督机制,亦成为公众的期待。
每年数千亿元的土地出让金,给地方建设补充了大量资金,但其导致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因此,此次“土地账”的大范围审计,除了厘清土地出让金的收支状况,也应该为财税制度深化改革奠定基础,进而建立起一套完整明细的管理制度,将土地出让金的收支管理纳入财政正轨,彻底整顿土地财政的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