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10月28日,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杭州市人大财经委关于2014年部门决算重点审查工作情况的报告。“杭州市城管委只是将其中的一部分内容拿来做决算,去年一年垃圾分类花费如此之大的经费,仅仅买垃圾袋就花费8000多万元,为何未在决算中见到?”审查专家提问。(见10月29日《今日早报》)
“8000多万元的垃圾袋”,网上一片反讽之声,诘问“这难道是LV的垃圾袋”?不过,其中多少也有些误解和情绪化。
其实,真正的问题并不在8000万元的数字上。因为公共支出的是非对错,不是靠抽象数字能感知的。一年仅买垃圾袋就花费8000多万元,未在决算中见到,才是被质疑的症结所在。
根据预决算制度,当国家预算执行进入终结阶段,要根据年度执行的最终结果编制国家决算。它反映年度国家预算收支的最终结果,是国家经济活动在财政上的集中反映。换句话说,花掉的钱如果不纳入决算,就容易造成一种错觉:地方财政收入多,支出少,效率高,要叫好。那么,数千万元的重大支出未纳入决算的理由是什么?
该纳入决算而未纳入决算,这部分已经花出去的垃圾袋成本,是否存在当初就没有纳入年度预算体系的问题?如果没有,那么,这笔巨款究竟从何支出?
此外,心知肚明的常识是:不在预决算体系中,人大监督等就无迹可寻,而若非审查专家提问,作为普通市民,即便面对详尽的决算清单,能“掐算”出这中间遗漏了8000多万元的垃圾袋成本?还有个问题令人浮想联翩:几百万元的款项列入了决算,譬如决算中开列——杭州市环卫科研所“2013年垃圾分类资金”为965.74万元,实际用了964.37万元,怎么近乎十倍的巨额开支偏偏就被遗漏了呢?
8000多万元的垃圾袋,自然要有去处。但鉴于其莫名其妙消逝在决算账单之外,相关部门实在有必要解释一下。眼下,在年底决算审议渐入高潮之际,“8000多万元垃圾袋”事件,也算是个提醒:财政监督,且行且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