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一组在故宫博物院拍摄的裸体照片在网络流传。针对网友“亵渎文物、伤风败俗”等质疑,摄影师通过个人微博回应称,创作没有影响任何人。6月1日故宫方面表示,坐在文物建筑螭首上进行拍照,不仅违反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严重影响了故宫博物院应有文化氛围,更是对文物本身和文化遗产尊严的破坏,应当受到全社会的谴责。(见6月2日《新京报》)
明明是挑战道德底线、有伤公序良俗的大尺度渲染,却偏偏被拍摄者冠以“艺术创作”的遮羞噱头。“故宫拍裸照”事件引发舆论强烈关注,不仅在于其存在诸多不雅,更在于其掩饰自己有悖文明的巧言狡辩。围观故宫“裸照门”,驳斥拍摄者的遮羞托词,或有助于厘清有伤公序良俗行径与正常艺术创作的边界。
诚然,在被称为“艺术”的领域里,的确不乏有关对人体展示的艺术性创作和行为。但仅仅将人体艺术解读为展示裸体形象的观点,却是片面和扭曲的认知。人体艺术有其自身创作与传播的规律、原则和底线,并非由着“艺术家们”随心所欲。
尽管拍摄者将裸照表白为“艺术”,但在众多网友眼里真看不出有何视觉美感。更何况,故宫博物院乃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著名博物馆。在文化圣地随意公开拍裸照,甚至骑在文物建筑螭首上进行拍照,其行为不仅违反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更是对文物本身和文化遗产尊严的恶意践踏。哪里有艺术的影子?
至于“没有影响任何人”的说辞,更是荒唐可笑。故宫每年接待上千万游客,即便是再“避开人潮”,公共场所也难保不被人窥测。更别说是在网络微博上的公开发布。这怎么能说是“没有影响任何人”?在公共领地,每个人的所作所为就不再是个人私事,就必须考量自己行为的正当性并力避其负面效应。
一些所谓的“艺术家”今天在故宫作出挑战公众道德底线的行为,难保不会在其他地方重演。为防止类似事件重演,相关单位应从中汲取经验,避免类似公共场所的尴尬。
大众日报:艺考招生规模不要再扩大了 2009-02-13 |
大众日报:艺考招生规模不要再扩大了 2009-02-13 |
东方网:从泥土中崛起的艺坛新绿 2009-12-02 |
解放日报:“功夫孔子”会是啥样 2009-03-23 |
郭启宏:听,剧院的钟声铃声 2012-08-29 |
张丹静:功利的艺术教育扭曲了艺术 2013-12-27 |
饶曙光:让“类型”更加成熟 2014-05-20 |
解放日报:“功夫孔子”会是啥样 2009-03-23 |
范 曾:由高原攀登高峰 2014-11-03 |
蔡 辉:中国艺术家为何投肯尼亚馆 2015-04-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