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大众话题-正文
海洋无垠,开发利用不能无度
邓海建
//www.workercn.cn2015-08-12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记者近日深入调研发现,渤海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近海海域水体遭到严重污染和破坏,渤海环境服务功能和可持续利用功能严重减退,近乎成为“死海”。业内人士建议,国家应尽快制定渤海海洋环境保护专项法律法规,建立保护协同机制,完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加快环渤海区域产业调整和结构优化步伐。(见8月10日《经济参考报》)

  自古以来,渤海流域的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等,不仅物产丰饶,更以独特的复合生态系统,成为经济与生态平衡发展的样板。遗憾的是,这些年来,环渤海流域人类社会活动的频繁与失范,令渤海的生态负荷严重超载。

  以下是互为因果的两个层面:一方面,环渤海区域的天津、河北、辽宁、山东工业项目建设不断增加,渤海沿岸有57个排河口,渤海每年承受的污染物占全国海域接纳污染物的50%.另一方面,目前,渤海大型鱼类资源基本被破坏,小型鱼类资源严重衰退。污染加剧,海洋自洁能力积重难返;水体受伤,海洋对污染的处理能力急剧下降。龙口造纸厂临近海域6万平方米的范围内、葫芦岛锌厂临近海域5万平方米的范围内没有水体生物,成了不折不扣的“海底沙漠”。

  海洋的“沙漠化”不比土壤的沙化,很容易被公众所忽略,解决起来也更难。譬如渤海环境治理,涉及辽宁、山东、河北、天津等多个省市,以及环保、交通、海洋、渔政等多个部门,尽管《海洋环境保护法》有宏观要求,却没有对区域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提出针对性要求,加之海洋环保涉及区域与流域、综合与专业,地方之间、部门之间,很难形成综治合力。正因如此,尽管《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但面对流动性强的洋流,抽象的区域责任显然是个大而无当的说法。

  生态恶化的,不仅一个渤海。国家海洋局日前发布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5)》称,目前我国80%近岸海洋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海洋无边无垠,若开发与污染没有节制,“死亡”也不是难以理解的事。

  自然规律总是人力无法改变得了的,任性撒野、无度攫取,“渤海已死”是生态危机的信号。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