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国际随笔-正文
纳什一生的两大财富
毕振山
//www.workercn.cn2015-05-26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资料照片(2011年11月8日摄)。 新华社记者 吕小炜 摄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美国人约翰·纳什的一生有很多名号,一方面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天才数学家;另一方面是精神分裂者、疯子。无论是哪一种名号,很难想象一个一直以孤独为伴的人会在乎。对于纳什来说,真正有意义的只是他在孤单和不被理解中创造出的“纳什均衡”,以及陪伴他走出30年痛苦的妻子艾莉西亚。

  纳什从小就是在孤独中长大的。幼年时期,纳什宁愿自己一个人躲在角落里读书也不愿跟其他孩子玩。上小学时,他因为解题方法怪异被老师视为“问题学生”。上大学时,他存在社交障碍,不愿在公共场合抛头露面。即使在参加工作后,他的奇思怪想也不被人理解和接受,大部分时间都在自己搞研究。然而就是在这样“不正常”的状况下,纳什取得了突破。

  22岁从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毕业时,纳什完成了一份只有27页的博士论文。在这篇以非合作博弈为题的论文中,纳什提出了后来被称为“纳什均衡”的概念。此后经过完善,“纳什均衡”成为博弈论的重要基础。“纳什均衡”指的是一种策略组合,即在参与者数量确定的情况下,任何一个参与者改变策略都不会获得更多好处,也就是说,存在一种对每个人都是最有利的均衡状态,这时每个参与者都不会主动去破坏这种均衡。

  “纳什均衡”说明,一定数量的自私个体在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能够实现群体利益最大化。正是因为这一点,“纳什均衡”日后才会被广泛地应用于数学、经济学、军事学等诸多领域,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概念,纳什也因“纳什均衡”扬名于世。对于一个数学家来说,一生有这样的成就已经足够。

  在“纳什均衡”问世之后,纳什的生活出现了另一个波折。这时陪伴他的不再是枯燥的数字,而是一个坚强的女人。1957年,29岁的纳什与他的学生艾莉西亚结婚。但是在婚后第二年,纳什的精神开始出现问题,他时而正常时而疯癫,后来被医生确诊为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在接下来的近30年中,纳什本人逐渐被社会淡忘,他的名字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多个学科的教科书中,很多受他的理论滋养的人甚至以为他已经死了。

  面对这样一个疯子,艾莉西亚选择与纳什离婚,但她却没有再婚,而是继续将纳什留在家中悉心照料。在两人的共同坚持和努力下,纳什在上世纪80年代末逐渐从疯癫中恢复过来,并于199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2001年,从来没有离开过纳什的艾莉西亚与纳什复婚。在这一年,纳什的故事被拍成电影《美丽心灵》,获得了下一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除了不离不弃的艾莉西亚之外,纳什是孤独的,正是艾莉西亚的陪伴支持他走过了人生最艰难的一段。本月23日,86岁的纳什在美国新泽西州出车祸离世时,82岁的艾莉西亚也随他而去。而在出事之前,他们两人刚刚从挪威回来,领取了有数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阿贝尔奖”。一个“纳什均衡”,一个艾莉西亚,纳什此生已经足够圆满。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