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时评-正文
学区房疯涨暴露了什么
//www.workercn.cn2014-06-13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李法明 漫画

    小学就近入学、小升初多校划片入学、取消“共建生”……各地一系列意图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利好,看似杜绝了“递条子”、“送票子”,实则却让“拼房子”愈发猛烈:老牌学区房价格依然坚挺,新晋学区房也在“噌噌”上涨。在北京西城、海淀等教育资源集中区域,虽然楼市整体低迷,但一些学区房依旧是“香饽饽”。

    如此“始料不及”,让不少家长苦不堪言:教改“新政”咋就成了“楼市先行”?

    古有孟母三迁,择邻而居;今有优质学区房,择校而居。想要孩子秒变学霸,良好的教育环境是关键。现在,学区房作为楼市的热门话题长久不衰,对于望子成龙的家长们而言,和普通购房者购房时将价格、地段、环境等要素重点考虑不太一样的是,购买学区房考虑更多的是其特殊的教育属性。说白了,之所以青睐学区房,就在于其依附着优质的教育资源。

    在笔者看来,教育部提出就近入学、划片入学的政策,且是一声令下立马执行,缺少一个缓冲期,是对过去政策的矫枉过正。虽然政策的出台力图扭转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现状,但随之出现的旧学区房不降,新学区房反升的尴尬局面值得深思。

    如此悖论的根源,仍在于教育资源的分配失衡。一方面,教育资源不均衡,一直是影响教育公平的先决条件,而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则源于政府投入、布局的不平衡。如果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学区房就依然会有市场;另一方面,长期来看,虽然“新政”有利于打破以往因教育资源的过度集中引发的少数区域学区房价格虚高的现象,但短期来看,的确会使“新晋”学区房的业主产生涨价冲动。用一些专家的话说,就是从过去“递条子”、“送票子”转化为了“拼房子”,是把追逐优质教育资源的方式转变并提前了。

    突然政策调整,强力推进就近入学、划片入学,对于名校扎堆的学区以外的人来说,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就读一个好学校,只能想方设法“拼钱”购买学区房,这实质是在购买教育资源。

    尽管靠拼关系、拼票子择校一直以来是少数人的游戏,对广大普通家庭的孩子而言,相关部门提出就近入学、划片入学的政策是一种进步,既可兼顾公平,又可减少跨学区上学造成的时间、出行等物质成本,还不给城市添堵,但是,学区房价格依然疯涨的背后,则暴露出就近入学政策的漏洞以及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实。

    所以,要抑制学区房的投机,必须先检视就近入学制度的缺陷。不然的话,疯涨的学区房非但管控不了,还会导致新一轮的教育资源不均衡和不公平。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