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时评-正文
高校职称评定岂能一味追逐学术GDP
//www.workercn.cn2014-08-22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行政“掌控” 李法明 画

  参与过多次评委工作之后,宋涛教授越来越有一种“被绑架”的感觉。宋涛感觉,评审看似都由专家来完成,但实际上最重要的事情都是按照行政化规则进行。宋涛认为,签字的都是学者,行政人员没有在任何一个环节签字,但这一切无法遮蔽行政化主导的“指挥棒”,简单化、指标化对待教育,而专业的学术评价则被淡化,“行政权力干扰了学术权力”。(8月19日《中国青年报》)

  职称本是对教师能力的考核,该由学术高低来决定结果好坏,然而,事实上,在行政化评审的框架内,行政权力却频频干扰学术权力,让本应纯粹的职称评审变了味。而学人学术精神和精神品格的式微,也助推了职称评定在追逐学术GDP的路上越走越远。

  由学术权力主导的职称评审,会使教师更加追求学术进步,而不会以歪门邪道取胜,更不会出现排队送钱的乱象。但在行政权力主导的职称评审中,权力要追求政绩,高校就要追求学术GDP,教师变成给科研打工、给高校领导政绩添彩的匠人,就会离教书育人的本质越来越远。目前,虽然我国SCI论文总数居世界第9位,引文数居世界18位,但反映论文质量的重要尺度——单篇论文平均引文数却只有3.01次,居世界第124位。中国每年发表的论文数名列世界前列,但被国际学术界认可的成果乏善可陈。这是一个最坏的注脚,也是莫大的讽刺。

  但这并非问题的全部。职称评审标准,并非行政权力可以独断专行,搞“一言堂”,最终还是要通过学术委员会讨论、审查,所以还要怪一些评审专家已放弃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学术精神和价值追求,一再地突破学术底线。

  此外,导致职称评定乱象丛生的问题还在于,目前我国高校并没有打通人才在体制内外合理流动的渠道,大学基本上还处于只进不出、只能上不能下的人事状态。很多大学的人员编制、职称结构业已饱和,由此导致新增一个教授、副教授评审指标,就要等待前头人员退休以腾出指标。在此背景下,职称评审畸变成高校教师的沉重负担,对名额的恶性竞争甚至衍生出畸形的职称评定产业链。

  在高校行政化的背景下,大学校园内行政权力的长袖善舞、僵化的评价模式,已然伤及学者的学术尊严。对于改变职称评审的尴尬现状来说,我们既需要一个好的制度、章程引领高校走出追逐学术GDP的误区,用健康、合理、科学的方法评价人才,打破职称的终身制,让职称“能下能上”,又需要不盲从浊流、勇于担当、具有风骨的学人发出响亮的声音,让学术权力回归主导地位。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