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化周刊-言论-正文
情人节PK传统春节,走心才有节味
王瑜
//www.workercn.cn2017-02-13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2月14日,农历正月十八,也是西方情人节。

  春节的帷幕正徐徐拉上,而情人节的氛围早已甚嚣尘上。

  按民间传统,从农历腊月初开始准备,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上元节)过完,中国人的大年才算告一段落。严格意义上,若再往前追溯,没出农历正月都算过年。

  春节乃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节日。一个普遍接受的说法是其源于文字出现之前上古五帝时代的虞舜时期,距今至少4000多年历史。即使按有文字记载算,这一节日延续至今也有2000多年历史。

  公元前104年即汉武帝太初元年,天文学家落下闳等人制订《太初历》,将原十月为岁首改成孟春为岁首,后人以此为基础逐渐完善形成阴历(即农历)。如此看来,春节拥有“纯正”的中国血统。

  而与春节相邻的情人节则是典型的西方“舶来品”,真正进入中国时间并不长,大致为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国进入全面市场经济时代,国际上开始融入全球一体化进程而逐渐深入。屈指算来,就是最近二三十年的事情。

  入境虽晚,这一节日影响力和冲击力却不容小觑。

  这个最早由商家从营销角度引入的节日,以“浪漫”为主题率先契合了一些追求时尚和前卫的“小资”青年,之后扩展为恋爱男女表达爱意的重要节点,“玫瑰+巧克力”成为其“标配”。如今,无论商场、餐厅还是网络电商,“情人节”概念早已成为常态化促销手段,也成为爱侣们每年节日“必修课”。

  在情人节流行的同时,传统春节似乎不复昔日胜景。尤其身在不少大中城市的人们,正在明显感觉到“年味”变淡,传统的过年氛围仿佛渐行渐远。

  最为显著的是北上广之类特大城市,如今谈到过年,更多的“标志”是餐厅门可罗雀,门外一路畅通,大批城市打工者返乡过节。留下的人们也多是将自己隔绝在钢筋丛林铸就的单元格里,对着手机抢红包和开着电视发微信,过节的氛围似乎都被商业和人情主宰,而剩下传统的年味也已“变味”了。

  点上一碗限时送达的快餐粥就算过“腊八节”了,花几百元找个小时工收拾一下房间就算送“灶神”了,连春联可能都是购物赠送的。就算除夕团圆饭也多是坐在餐桌前各自紧盯手机埋头抢红包,与机器的互动替代了与家人的交流。

  年是越来越好过了,却越来越感觉缺点什么。少了节前为准备年货和食物的忙碌与心思,少了准备春联时的斟酌与精选,少了过节时种种拜年的习俗和讲究。甚至吐槽春晚的声音也明显减少,因为真正看的人或者说用心“围观”的人更少。

  当然,这意味着人们休闲娱乐的方式多了,消费和交流的渠道更为便捷了,然而也昭示着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和简单纯粹的交往更稀缺了。

  换言之,崇尚功利和实际的行动理念正在冲淡“传统”节日观念,而与之相呼应的“情人节”“感恩节”“圣诞节”等“短平快”的西方节日正在以“快餐式”的文化样式盛行。

  于是,春节越来越“没味”,而情人节越来越流行。显然,这是值得深思的转变。转变的背后是,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伴随的商业文明正在全面侵入、占领包括传统文化在内的各个领域。传统节日民俗文化遭遇“现代性”的激烈冲击和“撕裂”。由此,如何用更为接地气的方式实现传统佳节文化的“创新性”传承?

  而若从借鉴角度来看西方情人节文化在国内流行的标本意义则不难发现,其传递的“浪漫”和“表白”等西方爱情文化理念给讲究含蓄内敛的中国传统带来某种丰富和多元,让爱意表达更为生动和直观。同时,其简单直接的“务实”风格恰好击中日益推崇“效率至上”的国人内心的痛点。

  这种差异化和本土化的“创新”传播思路无疑值得推崇和借鉴。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