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官民比”的争论,再度甚嚣尘上。近日,《嘹望》刊文驳斥中国“官民比”高达1:26的说法,称将离退休干部等纳入统计范围的算法不对,真正的“官民比”为1:191.这一比例,低于英俄等国。
争论“官民比”高低,意义何在?恐怕是破解这场争论的脉络所在。“官民比”的指向,即是行政成本的高低问题——民间坚持的高“官民比”,指向政府机构庞杂、人员臃肿;官方坚持的低“官民比”,意在诠释机构和人员设置的合理性。
若能冷静地看待“官民比”之争,或会发现:“官民比”对于衡量政府效能,参考价值或并不大。中国行政成本的负荷,并不在于养了多少“官”的问题,更大的问题,或在于考核机制不够健全的效率低下,以及不透明环境下三公过度消费等支出造成的行政成本虚耗,从而给公共财政带来巨大的负担。公共财政的负担,即纳税人的负担。
也就是说,民间之所以坚持认为“官民比”太高,实际是意指中国的行政成本消耗过度。加之政府效能低下,官员不作为、公务员偷懒等现象的频繁出现,供养政府的纳税人难免感觉压力巨大。而高“官民比”,只不过是民众宣泄这种压力的出口——期待政府效能能与畸高的行政成本相匹配。
民众以“官民比”来表达对政府行政成本消耗过大的不满,未必合理;而官方以“官民比”来力争当前行政格局的优越性,也有待商榷。行政成本的高低,并不全然体现在供养了多少人和机构上,而是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和品质,是否与这种投入相匹配。政府效能低,行政成本太高,再低的“官民比”恐怕也难以化解公众的公平焦虑。
因而,“官民比”与政府廉洁、行政效率并无必然关联。要纾解民众对高行政成本的疑虑,最直观的观察数据,应是“投入产出比”。即以公开透明的方式监督行政投入,以更加科学的政绩考评体系衡量“食税者”是否有作为。透过“投入产出比”,才能真正检验政府行政的成色,才能打消纳税人的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