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胡印斌:去掉私利让人脉传递正能量
//www.workercn.cn2014-06-10来源: 法制日报
分享到:更多

  唯有挤掉设官任职中的私人成分,让官职恢复社会公器的本分,人脉关系才不至于动辄走偏,不会成为利益输送的管道,真正体现正能量

  近期,已退休的杭州市政府原副秘书长、钱江新城建设指挥部党委书记王光荣,67岁的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阳宝华,63岁的广东省茂名市原政协主席冯立梅等多名涉嫌严重违纪或违法的退休官员相继被查,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反腐新动向。专家分析,在职时积累下来的人脉关系已成为官员退休后牟利的重要资本(6月9日新华网)。

  反腐逐渐涉入深水区,退休官员的卧榻难有以往的高枕无忧了。中共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连续查处贪腐的退休官员,折射出反腐除恶务尽的决心和力度。这一动向,让民众为之振奋,反过来,也对在职的官员形成了一定的威慑。惩治腐败不存在时机、不考虑身份、不留有死角,这才是真正的全方位、零容忍。

  在具体操作中,可从两个方面着力:一方面,要像查处在职官员那样,严查退休官员的贪腐行为。要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因为退休,就意味着已经平安着陆了,而是要依法依规行事,任何国家公务人员都没有理由和借口让自己置于监督之外。不能给贪腐官员留下任何侥幸的空间,过度的宽容即是对腐败的纵容。

  事实上,查处退休官员来得已经有些晚了。那些边腐边升的官员不仅在任内获得了非法利益,还要在退休后继续不当享受,这有悖社会公平,其受到党纪国法严惩,不仅没有违背公序良俗,也是一种迟到的正义。以田学仁为例,从1995年至2011年,边腐边升至副部级,竟然腐败潜伏了16年。

  另一方面,鉴于众多退休官员的牟利行为多是基于所谓的人脉关系,不妨从消除官员不正当人脉关系入手,规范官员的行为。

  官员也是社会中人,其日常交往,包括执政理事,并不是不可以有一些私人的关系,也不是不能有深入的交往,只是,这种关系和交往理应与公权力有一个明晰的界线,不应该混为一体。如果听任人脉关系主导了官员的决策、行政,不仅人脉关系会沦为庸俗的关系学,官员本身也会因为这种过于直接的利益关系而沉沦下去。

  有必要认真理一理人脉关系了。比如,改变官员任用中的人身、派系依附因素,扩大民意参与、民主推选,官员能不能任职、能不能升职,不能完全取决于上级的提拔,而是要取决于民众的认可程度,接受民众监督。官员从事的是公众之事,并非哪一家私事;职位也是公共职位,而非私相授受的物件,岂能成为联络感情的工具?

  又如,还要尽快落实领导干部回避制度、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及抽查制度以及干部选拔倒查机制,通过严格的制度斩断官员与各种社会关系的不当利益输送,将其行为限定在公务的边界之内。这样,就会尽可能减少官员与社会枝枝蔓蔓的勾连,很难将公权力作为交易的筹码随意出让,人脉关系也可回归到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

  唯有挤掉设官任职中的私人成分,让官职恢复社会公器的本分,人脉关系才不至于动辄走偏,不会成为利益输送的管道,真正体现正能量。若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进一步扩大信息的公开透明,让官员接受民众的监督,使其不敢贪、不能贪、不愿贪。相应地,官员也才会有正常、积极、健康的人脉关系。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