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李克强总理“拍了桌子”,为的是“政策落实不到位”——李总理担心,“好的政策在执行中走样,不能真正落实下去”;李总理警告,“别让政策只是听着好听,落实起来却处处受限”;李总理强调,“文件既然发出来了,就要一路追到基层,让它落地生根”……时值改革攻坚阶段,完成全年目标又已时间近半,李克强总理为什么几次三番讲“落实”?因为在改革发展的某些层面和环节中,不但出现了“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落实问题,而且出现了“中梗阻”的“落空”问题。这是当前十分值得注意和警惕的倾向性问题,也是改革行进至深水区遇到的最大“软钉子”。
“中梗阻”,首先是一些干部中的 “为官不为”形成了当前形势下新的庸政与懒政。李总理在调研中发现,一些政府官员抱着 “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甚至“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态度,敷衍了事。这种被李总理斥为“尸位素餐”的慵懒,过去也有,但今天的“为官不为”,却具有新的特点。一是“不拿也不干”。不能吃请了、不敢收礼了,什么“好处”也没有了,于是有些官员“精神状态”就不好了,“没什么意思”,情绪低迷,心态暗淡,甚至满腹牢骚,什么“为官不易”呀,“官不聊生”呀,更遑论“热情”与“干劲”。二是反腐纠风,自顶层而始,与“众目睽睽”的社会监督形成合力,规矩越来越严,限制越来越大,不但“严厉”,几近“严苛”,一点“活络”也没有了,于是坐混其日,甚至“躺倒不干”。一些官员中出现的这种“中梗阻”,正在某些地方蔓延,与其说是官僚主义的沉渣泛起,不如说是反“四风”斗争中显现的新动向、新反弹。
还有一种“中梗阻”,就是某些地方、某些“中间层面”对于改革的“截留走样”。就拿政府权力的“减法”而言,一是“上放下不放”,“上面”放掉的甚至取消的审批权等等,被某些地方“拦”下来,变成了自己的权力;二是“明放暗不放”,有的地方“取消审批”的清单,看上去一长串,全是鸡毛蒜皮,至于那些具有“含金量”的事项,则死死地捂在口袋里,一项也不拿出来;三是“放‘权’不放‘限’”,有的权看似放出来了,但反而设定了更多更难的“门槛”,你要去办,“内设限制”反倒更大更难以捉摸了。这也就是李总理所说的“听着好听”、落实起来处处受限的“放权”。
在改革问题上,我们的顶层决心极大,基层的期盼尤为强烈,但是“中梗阻”的一再出现,深刻地说明改革就是自我革命,必然要触及利益固化的藩篱,会引起“很大的挑战”,绝不是一句空言。有的评论认为,改革涉及垄断利益和某些地方政府利益的部分最难推行,这是很有道理的。“中梗阻”的实质是对于既得利益的顽强保护,这个曾经是历次改革都出现过的阻碍,恐怕更是这一轮深化改革所必然要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国务院近日在提出“力破‘中梗阻’”时,强调要 “消除影响政策落地的体制机制障碍”,这就是说,解决“中梗阻”难题,不是靠几句规劝号召就可以奏效的,而要动体制机制。比如对于新形势下的“为官不为”,李总理已经怒斥,“这样的庸政、懒政同样是腐败”。这就给我们的干部管理、考察、惩治制度提出了也要改革的紧迫要求。你“宁愿不做事”,就不要“做官”;你“只求过得去”,就要让你“无功便是过”,让你“过不去”。再也不能让“只要不出事”的官员平安为官、平稳升官、“平静”地混迹于官场仕途。总之,“中梗阻”本身就反映出制度的某些弊病,只有从“消除体制机制障碍”着眼入手,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老的和新的“中梗阻”,使我们的改革得以令行禁止、政令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