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公车改革,最难改的是“官念”。回归“公车姓公、只能公用”的常识,需有狠抓落实的决心、制度创新的智慧、稳妥推进的理性、扎实工作的细心
公车改革大幕已启!听一听社会各界的反馈和点赞——“改革开放以来最大力度的公车改革”“终于要破局了”“敢啃硬骨头”,就可以知道,这项改革是何等地顺应人心,又是何等地牵动社会关注。
“车轮上的问题”由来已久,积弊日深。在不少地方,超标配车,“屁股底下一栋楼”;滥配公车,“科长股长屁股后面都‘冒烟’”;公车私用,有“公用占1/3,领导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的用车“三三制”。凡此种种,群众意见很大。
误在一私字,困在一利字。“车轮上的铺张”也好,“车轮上的腐败”也罢,固然有制度漏洞、监管缺失等原因,但更为重要的是,存在着既得利益和私心杂念,分不清公私界限,把“出有车”当成一种福利待遇,走不出“大小是个官,要坐四个圈”的误区。公车改革,最难改的是“官念”。反观近年来一些地方的车改试点,其得失成败,说到底,也在于能否处理好公私关系。有的地方车改,打着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小九九”,制度设计再精细,管理手段再新颖,也难免发生异化,导致“补贴一分不少,公车一辆不减”的困局。
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公车,亦当作如是观。从全面推进的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来看,“公字当头”是其鲜明特色。从首次明确公车改革时间表,到首次确定各级干部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从各级党政机关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到保留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等车辆;从创新提供方式、有效保障公务出行,到明确公务交通补贴不是福利,一系列举措可谓力度空前、操作性强。既有总体目标,又有具体措施,既破除私利,又不废公事,既敢于向自我“开刀”,又重视建章立制管长远,其决心与勇气、谋划与部署,都是为了回归“公车姓公、只能公用”的常识。
据介绍,这次公车改革将涉及近5000多辆中央国家机关本级公车。另据学者测算,涉及一般公务用车达80万辆。从各个部门到各级干部再到司勤人员,公车改革这块硬骨头,“硬”就硬在涉及各种利益关系,必然会触动一些人的奶酪,难免面临这样那样的阻力,也会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补贴标准已经明确,如何对接千差万别的地方实际而落地?新旧制度如何顺畅衔接,杜绝“既拿钱又坐车”现象?面对大量司勤人员,怎样保障其合法权益妥善安置?取消后的公车,如何防止甩卖贱卖……
改革之路无坦途。做好公车改革这篇大文章,现在已经有了科学完善的顶层设计,接下来,需要狠抓落实的决心、制度创新的智慧、稳妥推进的理性、扎实工作的细心。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找到深化改革的最大公约数,使公车改革既能改成,更能改好。
“道有夷险,履之者知”。回首公车改革的历程,如果从1994年《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出台算起,从中央到地方,已经“摸着石头”探索了20个年头。蓄之愈久,其发必烈,现在,公车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各方面的条件已经具备,社会公众翘首以待,正可谓势在必行、功在必成。行动是最雄辩的证明,事实是最有力的说服,中央国家机关率先推进车改,各地各部门扎实推进,一级做给一级看,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本身就是最好的“改革名片”,就能树立万众归心的改革信用。对社会而言,多一些耐心,对改革者多一点理解和支持,汇聚各方力量,就一定能让改革的车轮滚滚向前,在闯关夺隘中驶向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