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曹 林:政府更需要了解后再说话的人
//www.workercn.cn2014-07-25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参加“粤来粤好”网络名人看广东活动,从广东的一些大型项目看其经济发展。4天时间里,要走广州、惠州、深圳、东莞、佛山、珠海等地的十几个大型项目,并与地方领导座谈。行程之紧凑,安排之节俭,有些出乎意料。经常有网友批评这种“名人看地方”活动是网络名人骗吃骗喝游山玩水拿人手短,实在是误读。

  因为是地方政府主办,有人会觉得这种活动是政府在“收买”网络舆论领袖,让这些人替政府说好话,这是习惯性的误读。这种貌似“清高”和“独立”的逻辑,习惯性地将政府和网友对立起来,认为双方的矛盾不可协调,政府与民众存在对抗关系。网络名人应该批评政府才对,批判官方才正义,而成为政府座上宾、参与政府活动就“失节”了,站到了政府那一边,就成了民众之敌。

  正是这种彼此为敌的对抗思维,撕裂着这个社会,使官民间缺乏健康的交流,在一次次公共事件中强化着互不信任。手拿锤子者看什么都像钉子,心存对抗者会从对方的任何表达中看出敌意。官民之间并不存在这种对抗,体制内与体制外并没有一道坚固的墙,社会共识多于分歧。比如这几天参观热电厂和核电厂,看到垃圾处理的过程,在与官员和企业的沟通中会发现,官方和民间在这些项目中有共同的利益,并不存在利益的对抗。

  客观地看,政府并不缺说好话的人,当下最大的问题,不是没人替政府说好话,而是说的那些好话没人信。政府最不缺赞美的好话,缺的是一些在理解、读懂、了解之后再说话的人。从我与官员接触来看,他们并不怕批评,怕的是不明真相下以偏听偏信和谣言为基础的乱批评。批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张口就来那叫乱放炮,只有理解之后的评论,才会赢得尊重。如果理解了,就不会偏激;如果读懂了,就不会“逢政府就反”;如果了解了,就不至于一听PX就会恐惧就要上街。了解了之后,哪怕还是批评,这种批评也会被受批评者接受。

  应该把“好话坏话”、“替谁说话”之类从评论的辞典中剔除,话没有好的坏的,报道没有正面的负面的,只有真假和是非。做得好,就应该不吝赞美去点赞;做得不好,就应该毫不留情去批评。与深圳常务副市长交流时,我问了关于南方科大的改革问题,从开始轰轰烈烈到如今没了声息,朱清时又将离任,去行政化的改革是否失败了?这位常务副市长说没有失败,还在按部就班进行着。改革难免遇到问题,朱清时是因合同到期了,正在选新校长。我觉得他的回答没能解答我的疑问,就在微博里说了这件事。

  当然,做得好的就应赞扬,有记者向这位常务副市长提了个关于金融的问题,不是他分管的,他简单说了几句。结束后他意识到自己回答得不到位,立刻打电话问了相关部门,了解详细资料后,给已经离开了的记者打电话说:刚才的回答不准确,想重新回答这个问题。态度很认真,其实他完全可以让秘书传份资料就可以。

  政府和民间,官员和网络,需要更多的坦诚交流,在交流中形成良性互动,而不是在隔膜中强化对抗。政府应该多搭建这样的平台,创造条件加强沟通,这样才会在彼此关系中输入更多正能量,而不是任由负能量在老死不相往来中滋长。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