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日前,中央纪委机关、中央组织部等单位联合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对普通百姓来讲,“经济责任审计”有些陌生,它主要针对的是作为“一把手”的领导干部的决策水平、廉政建设等。说到底,这也是进一步激发领导干部责任担当的一项重要制度和措施。“经济责任审计”的本质是规范权力。众多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莫不是权力突破应有边界、违背应有准则的失控、失范问题。纵览《实施细则》全文,一个鲜明特色就是注重从“制度”入手,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全面加强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正是着力从制度上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既是审计的目标和方向,又是审计取得成效的前提和保障。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纲领性文件,这部最新的《实施细则》中“最抢眼”的亮点,莫过于大力拓展审计内容。一言以蔽之,以后“一把手”任职期间干了什么、怎么干的、效果如何、是否存在问题都将成为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有治法而后有治人”,只有逐步实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才能为抵达经济健康发展的彼岸筑牢制度基座。“经济责任审计”正是看到了症结,找到了切口。
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和问责机制,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措施。比如,授意、纵容、包庇下属人员违反规定的、在多数人不同意的情况下直接决定实施重大经济事项造成严重损失的,承担直接责任;疏于监管,致使分管工作或部门发生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的,承担主管责任。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干部考核、任免和奖惩的重要依据。这些都是责任追究和问责机制的重要制度措施。
“经济责任审计”体现了从严治吏之道。“吏不廉平,则治道衰”。从严治吏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应当看到,我们的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以辩证观点分析、以理性思维考量,把从严治吏贯穿到审计监督的全过程,着眼于制度建设,防微杜渐,综合施治,无疑能够激发起各级干部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