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前不久,《国家人文历史》杂志刊登过一组百年来中国人表情的老照片。清末的麻木与沮丧,民国的希冀与迷茫,新中国的亢奋与激昂,改革时代的自信与飞扬……一幅幅浏览过来,恍如在读一部国人百年表情变迁史,让人顿生沧海桑田之感。
哲人说:“世间一切,尽在脸上。”诚然,摄影师按下快门的瞬间,所摄取的人的表情有其偶然性,若干表情也未必就会定格为整个时代的表征。但在历史的长河中,穿过岁月的烟尘,每一个时代的国人表情,却又深深镌刻着这个时代的印痕。总体而言,这个时代有什么样的精神气质,定格在国人脸庞上的,就有什么样的精气神。
《芝加哥论坛报》记者蒂姆曾两次来到北京,这中间相隔的30多年,正是改革开放的历程。中国给他的第一次印象是“大街上的行人穿着清一色的衣服,脸上几乎看不到笑容。”然而30多年后,他惊奇地慨叹:“变化最大的是中国人,是每个普普通通的中国人。他们的生活和他们的衣着一样,变得多姿多彩。”
的确,透过国人表情这个独特的时代“记录仪”,我们感受到的国家发展变化更为真切。国家积贫积弱,恐怕笑得起来的不多;闭关锁国,生动、鲜活也就被挡在了外面,刻板、僵化就会印在脸上;国家走向世界、实力增强、地位提升,人们也就多了从容与自信。新中国成立65年特别是改革开放的这36年里,随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国人表情日益呈现出万千气象,折射的正是中国已经越过万水千山,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境界和历史方位。
这30多年的快速发展变化,改变了人们的表情,更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但对国人最深刻的改变,还是心态。不少有过亲身经历的人,回首过往也一定还记得,中国第一次举办亚运会这类综合性国际赛事时那份难以掩抑的激动心情,申奥成功时走上街头欢庆的情景,以及百年奥运圆梦时的豪情。然而今天,面对类似赛事,人们越来越充分享受体育,更多了一份“不以成败论英雄”的从容与淡定。其间的心路历程,折射的不仅是国民心态的成熟,更折射出中国深度融入世界后,所给予国人那份深沉的自信、底气与定力。
国家与国民,就是这样深度交织、相互作用。而无论是从百年来中国人的表情与心态变迁,还是从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看,国家对国民的作用是第一位的,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国家遭受蹂躏,国民生活境况低下,也必然处处受屈辱;国家富裕强大,国民生活改善,也必然会变得凛然不可受欺。而在另一方面,每一个国民有对国家的理想抱负,有“我不干,谁干”的责任担当,则国家想不强盛都难,我们的家国梦又何愁不会更美实现?
新中国成立65年,历经不懈的追梦之旅,中国站上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把近代以来的那些屈辱与羸弱远远甩在了身后,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不可忽视的和平力量。今天,距离我们所标定的现代化梦想,还有35年。就这么坚定地走下去,到那时,中国人的表情一定更丰富,也一定具有更平和沉稳的大国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