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四)胜利,往往不是因为战胜别人,而是由于超越自我。
党的十八大之后,世界把关注的眼光投向中国。2013年春,美国《时代》周刊将习近平评为“最具影响力人物”。人们感到中国甚至是世界,都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但问题是,这个时代会用什么方式拉开自己的帷幕?
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党。执政党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一个国家就展示什么样的状态;执政党有什么样的作风,一个社会就呈现什么样的风气。“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这决不是危言耸听。”与民更始、革故鼎新之际,正是展示一个党的执政风格、执政水平之机,也是体现一个时代的价值追求、精神取向之时。
“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居安思危、勇于进取,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党的十八大明确将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作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手段。2013年6月18日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把这次活动提升到“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高度,强调“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
专家学者这样阐释这场活动的深远意义——“它是以党的领导推动政治经济转型的重大努力”。而教育实践活动调研组在湖北菜市场遇到的一位老人,对此有自己更为言浅意深的理解——“就是要让干部花公家的钱心疼一点,干活儿实在一点,对老百姓好一点”。
三个“一点”,要求何其有限,分量却何其沉重!如果连这“一点”期望都不能满足,我们何以面对父老乡亲?如果连“四风”问题都解决不了,连8600万党员都治理不好,谈何全面深化改革、率领13亿人实现民族复兴?
(五)在外人眼里,“中共一年来的做法堪称精神复兴”。而在共产党人看来,这“精神复兴”始于党中央言出必行的决心和抓铁有痕的行动。
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八项规定。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表示,“规定就是规定,不加‘试行’两字,就是要表明一个坚决的态度,表明这个规定是刚性的”。
这样的刚性,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处处可见。
“不要试点,我们先干。我们就是试点。”活动首先从中央政治局开始。政治局委员每人至少学习三天,对照检查、交流谈心、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研究提出加强作风建设的措施及制度规定,每个环节一步不落。“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从强调要“领导带头”、把自己摆进来,到要求“坚持开门搞活动”、把群众请进来;从“牢固树立问题意识”、把问题带进来,到“层层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把压力加进来……正是有了中央领导同志全程亲力亲为、挂帅出征,才有了整个活动的力度持续、节奏有序、效果明显。
“抓而不紧,抓而不实,抓而不常,等于白抓。”活动开始前半年,习近平多次听取专题报告,先后做出17次重要批示。活动开始后一年多时间里,习近平两赴河北,两下兰考,指导和参与常委联系点的教育实践活动,在活动的每一个关键点,做出方向性指示——
提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脸,治治病”,要求“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强调“不虚、不空、不偏”,倡导发扬钉钉子精神,告诫思想不能疲、劲头不能松、措施不能软,要求徙木立信、抓就真抓、一抓到底,阐明“三严三实”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号召在抓常、抓细、抓长上下功夫,提示防止活动前紧后松、矛盾积压、简单粗糙、短期效应……
总书记率先垂范,常委们马不停蹄。李克强去广西、翁牛特旗,张德江去江苏、上杭县,俞正声去甘肃、武定县,刘云山去浙江、礼泉县,王岐山去黑龙江、蒙阴县,张高丽去四川、农安县,指导活动、参加讨论、听取汇报。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联系点的教育实践活动成了示范、成了样板,显示了中央管党治党的政治担当、以身作则的务实作风和共产党人最讲认真的可贵精神。
这种自上而下、以上率下,让教育实践教育活动走出“运动型”的误区,让作风建设突破“抓了好,不抓坏”的循环,产生了根本性的震撼。对理想信仰的高度重视、对现实问题的敏锐洞察、对思想状态的准确把握、对性质宗旨的深刻认识,让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为一次深及灵魂的革命,划定了共产党人在新时代的精神坐标。
(六)在这样的精神坐标中,种种新的变化让人无限感慨。
教育实践活动纠中有建、抑中有扬、破中有立,带来了新举措、新风尚、新气象。很多我们觉得难以改变的事情,很多我们认为难以解决的痼疾,很多我们抱有期望却困难重重的改革,都在新风劲吹中改变着、解决着、推进着。制度更加严格、行动更加务实、作风更加廉洁、干部更敢担当,一种政治生活新常态,正在逐步形成。
落实一个“严”字,处处严格按章办事——截至9月底,全国各级机关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13.7万项,查处“吃拿卡要”“庸懒散拖”问题5万余起、6万多人;调整多占办公用房2227.6万平方米,清理超标超配公车11.4万辆……越来越多的人真切感受到:制度约束越织越密,执纪监督越来越严,作风建设越抓越紧。
狠抓一个“实”字,严防虚浮懈怠之气——不管是整治“三公”经费开支过大,还是畅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无论是查处奢华浪费建设,还是惩治惠民政策缩水走样,一年多来,中央的各项措施释放鲜明信号:有权必有责、有位当有为。一个“实”字,成为检验干部是否称职的试金石。
突出一个“廉”字,始终保持政治本色——收受礼品不许了,滥发奖金不让了,大吃大喝不行了,公费旅游不敢了,各项廉洁从政的规章制度,规范了权力、约束了行为,努力从根本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夯实了廉洁政治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崇尚一个“清”字,坚决做到风清气正——铁腕规范党内生活,重拳破除各种潜规则。听取意见较真、查摆问题务实、开展批评动真碰硬、整改落实落地有声,初步形成了弘扬正气的大气候,让政治生态清朗起来,让潜规则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场。
倡导一个“敢”字,时时体现责任担当——“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越来越多的干部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畏首畏尾、敷衍塞责之风逐渐成为“过去时”,鼓励担当、崇尚担当的良好政治生态正在形成。
牢记一个“党”字,补好理想信念的精神之钙——在对照检查中深挖“四风”的思想根源,在为群众办实事的过程中检验宗旨意识,在严格的党内生活中增强党性观念,教育实践活动追根溯源、培元固本,努力让广大党员撑起信仰的主心骨,让各级党组织成为凝心聚力的坚强堡垒。
严、实、廉、清、敢、党,六个字成为党员干部精神世界的鲜明坐标,成为8600万党员共同的价值准则、行为规范,擦拭着共产党员的心灵之镜、磨砺着共产党员的精神之铁。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村里缺水,全村人凑钱建水塔还缺8万元,村支书拿着写好的报告,上门找县水利局长向组织求援。不成想,局长拿起报告就砸在支书脸上,“你们乡里书记都死了?村里的支书怎么能直接来这儿!”支书捡起报告,边哭边走,回村召开村民会:“我们以后不靠共产党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拉开了党和群众的距离,也在党员干部中埋下了毒瘤祸根,败坏了党风政风,污染了政治生态,涣散了我们这个曾经团结一心的人民政党的战斗力凝聚力
教育实践活动开始前,调研组在大别山区走访,一个农户说,这里从没见来过什么干部,“干部跑官、跑发财、跑好处去了,谁还来跑我们。”而活动临近结束时,一个细节让督导组印象深刻:甘肃定西的一个山村里,督导组遇到了一个干部,白天帮着村民解决问题、晚上坐到炕上写调研材料。老百姓看到变化,感慨地说:“好作风回来了!共产党又是真家伙了。”
如果说民族国家是历史记忆的共同体,那么一个政党则无疑是信仰信念的共同体。把无数党员连接在一起的,除了组织架构、行为规范,更是相同的思想、相同的理念、相同的行动。一次教育实践活动,正是在这个角度上,改变了党员的心理结构,塑造了党内的集体认同——那是百姓期待的“真信仰”、是群众敬佩的“真公仆”,由此重建党群、干群之间的良性互动,重塑决定一个政党生死存亡的血肉联系。
司徒雷登曾经感叹:“共产党之所以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成员对它的事业抱有无私的献身精神。”无论是只有50多人,还是有超过8600万党员,一代代共产党人形成的精神传统,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丢了这些传统,就丢掉了民心,丢掉了根基;坚守这些传统,我们就能无难不克、无坚不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