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72年前的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毛泽东同志一篇两万多字的讲话,开启了中华文化的一个新时代。
72年后,习近平同志在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文艺创作的价值导向一以贯之。
历史进程表明,自从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道路后,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历史的进步汇聚了巨大精神动力。历史深刻告诫,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放歌,中华民族才能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奏响激昂雄浑的乐章。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说,“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文化只有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才能顺应历史的规律,切准时代的脉搏,也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离开了人民,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不可能为历史提供前进动力。
应当看到,在文化发展和文艺创作实践中,文化容易陷在个人的杯水风波中,容易沉浸在小众的低唱浅吟中,容易落入冥想玄思的窠臼中。这样的文化作品,其外形或华丽绮迷,其声调或曲婉堪怜,但终究是脱离了人民大众的主调,远离了社会公众的情感,既不能为时代留声,也不能为进步聚能。不能参与到历史与时代的浪潮中,不能表达亿万人民的喜怒哀乐,不能为亿万人民所喜爱,文化的生命力就必然会枯竭。只有与人民的心灵同频共振,只有与人民的情怀同声相应,文化才能成为人民的精神家园,人民也才愿意为这个家园而打理、而守望。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文艺并不能自然而然地走进人的内心,起到化人的作用。惟有那些真诚热爱人民的人、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人,他的作品才会有心灵的穿透力,引人民共鸣。“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有这挚热的爱,才会写得出深沉的作品,才能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正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们发出深情的呼唤:“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
没有文化的支撑,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不会持久;不以人民为中心,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会兴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写尽人民的情怀与梦想,中华文化必定迎来大繁荣大发展的新局面,也一定以傲人的姿态在人类文明史上写下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