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一共爬过18座山脉,渡过24条河流。突破湘江、两占遵义城、四渡赤水、攻克娄山关、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激战腊子口……”这是艰难的行进,也是战略的转移;这是生死的考验,也是飞扬而坚定的信仰之路。跨越滔滔急流,征服皑皑雪山,穿越茫茫草地,突破层层封锁,回望80年前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似乎仍可感受到彼时的壮怀激烈,领会到信仰的力量。
长征被誉为“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人间奇迹和英雄史诗,如此饱满而深刻的评价,或许并不夸张。长征是什么?“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早有人给出了诗意而激昂的答案。没有长征,就无法实现红军主力大会师;没有长征,革命的火苗就会昏暗;没有长征,甚至就没有中华民族命运实现彻底改观。此所谓,红军长征胜利,为中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
用脚板丈量理想,用激情点燃岁月,用生命践行信仰,乃至用全副身心努力照亮中国前途的先贤们,渐行渐远,但留下的长征精神,如刀劈斧削般镌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是的,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的精神动力;是的,峥嵘岁月稠,历史的尘土掩盖不了精神的光芒。正如有人所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一种精神最可宝贵,那就是对历史使命的认知、把握与躬身力行……虽九死而不悔,历千难而不覆。
人生处处是长征,国家处处逢长征,圆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何尝不是一次长征?今天,我们行走在新长征路上,志存高远,就需咬定青山不放松;前路艰难,更需立根原在破岩中;问题复杂,就要不畏浮云遮望眼;世事浮躁,掣肘众多,仍需有一股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豪气和坚韧。
值得提及的是,与80年前长征所遭遇的复杂情势相比,今天我们所遇到的困难并不少。众所周知,红军长征有两大背景,一是国民党反动派置民族危亡于不顾,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向革命根据地接连发动大规模“围剿”,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二是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换言之,上个世纪30年代初,我国正处于内忧外患的严峻境地。时间、空间不同,但复杂局势仍在,同样需要更有决心,拿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胆量。
在新长征路上,我们要改革。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可见,改革难度不小。我们要适应经济新常态,在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中优结构、稳增长、保就业,难度同样不小。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同样有可预期或不可预期的难题……
唱响新长征路上的“摇滚”,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激情,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有人说,长征是伟大的,但同时也充满痛苦、污秽和鲜血,也正是因为它充满了痛苦、污秽和鲜血,才显得长征是如此的崇高和壮丽!同样的逻辑是,在新长征路上,尽管充满痛苦、污秽和鲜血,但是只要有决心、又行动,虽九死而不悔,历千难而不覆,就一定取得壮丽而崇高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