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政府网站过于陈旧,甚至沦为“僵尸”,深层根源则在于部分政府部门对待信息公开的抵触态度
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强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的意见》,要求各级政府加强政府网站信息内容建设管理,使政府网站成为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第一来源;政府网站开办互动栏目的,收到网民意见建议后,对其中有价值、有意义的,应在7个工作日内反馈处理意见。
相信不少人都有类似的体验,满怀期待打开某个政府网站,却发现很难找到新鲜的内容,要么栏目设置简单粗疏,要么就是打不开页面。至于反映民意的互动栏目,则基本谈不上意见反馈。即便有一些“互动”,也多是千篇一律的“正在办理中”,从中很难感觉到网络问政的诚意。那么,为什么政府网站总是要比民意慢半拍呢?
表面上看,重建设、轻维护,是很多政府网站的通病。一些地方建设政府网站,往往不是在搭建与民众互动交流的平台,而更像是在完成政府信息化的一个步骤。上线了也就上线,之后再无下文,长期以奄奄一息的状态来搪塞民众、糊弄检查。偶尔有些更新,却会闹出“悬浮照”这样的笑话;偶尔有些回复,竟然会出现恶语辱骂网民的恶劣现象。指望这样的政府网站成为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第一来源,回应社会关切、引导公共舆论,显然不靠谱。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确实有必要对政府网站做出一些硬性规定,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采取问责的办法,以规范政府网站的正常、有序运行。
政府网站过于陈旧,甚至沦为“僵尸”,深层根源则在于部分政府部门对待信息公开的抵触态度。换言之,网站只是一个平台、一个工具,政府部门会不会有效利用网站直面社会公众、公开政府信息、广泛接纳民意,取决于有没有彻底公开透明的诚意,取决于是不是真正愿意倾听民生疾苦,并切实解决民众遇到的问题。如据媒体报道,南京市白下区住建局网站曾“空白”两年之久,经媒体曝光之后,几天时间就“填满”了。可见,问题并不在于政府网站“没东西可发布”,而在于想不想发布、愿不愿意与公众进行互动交流。如果政府部门总是高高在上、神神秘秘、关门决策,政府网站恐怕很难彻底改变旧观。
规范政府网站的运行,是公共治理的重要内容。现代社会的政府职责在公共治理,理应最大限度公开政府信息,扩大公众参与,并在与民意良性互动过程中,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要求“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化,加强互联网政务信息数据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平台建设” 。可见,这不仅是民众的诉求,也是现代政府的伦理所在。
眼下,中国网民数量持续攀升,已达到6.3亿,接近人口总数的50%。在这样的互联网环境下,政府网站理应有更大的作为、更亮眼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