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岁末年终,新华社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年来的收获进行了盘点:中央政府推动在全国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每年给企业和个人减轻负担约100亿元,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减少和整合财政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这场以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为突破口的改革,不仅使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进一步放开,而且还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用得更加准确。这对于进一步释放市场机制活力、社会资本活力和创新创业活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看到简政放权所取得的积极成效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面对目前取得的成绩,容不得马放南山、沾沾自喜。作为一项撬动社会深层次活力的重大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依然“在路上”,依然任重而道远。
众所周知,行政审批是一种权力,而权力意味着利益。多少年来,一些部门面对一波又一波的改革,死死抓住审批权力不放,深层次原因正在于此。“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让一些部门和一些官员放下手中的权力,就等于让他们放弃利益,这无异于让他们革自己的命,谈何容易?尽管新一届中央政府把简政放权作为自我革命的“先手棋”,当成宏观调控的“当头炮”,但要真正变成各级政府、各地部门的自觉行动,转化为全社会推动改革前行的共同合力,仍需持续推进。
从简政放权的“成绩单”来看,无论是两年来还是最近一年来,总体成效仍属初步,总体效果仍不牢固。在有些领域,依然存在着放小不放大、放虚不放实的现象;有些公众迫切期望放开的领域,依然存在着“玻璃门”“弹簧门”现象,并未真正向市场主体放开,公众对改革的实际感受还不明显;某些行业,一边喊着简政放权,一边却放任与管理部门关系暧昧的协会、中介组织继续存在,甚至还成立新的协会、中介组织,将简政放权的功能转给这些“二政府”,继续欺行霸市,甚至像虱子一样叮在企业身上继续吸血;部分地方和一些环节,在放权过程中出现了“梗阻”现象,离群众最近的“最后一公里”还未打通,群众远未感受到中央政策的实惠,这也显示出一些地方和部门对于不合理利益是何等留恋。
另一方面,简政放权本欲达到的“给社会减负、给社会增添活力”的效果,在不少领域仍未显现出来。比如,一些领域“重审批、轻监管”,一旦放权,监管便是莫名其妙地消失了。这些年来,地沟油、毒胶囊等食品药品安全风波,闹得沸沸扬扬,成为影响相当恶劣的全国性公共安全事件。与此同时,食品和药品行业的进入门槛之高、审批手续之复杂,一直饱受诟病。这些事件背后,监督管理的形同虚设的问题,不能不引人深思。避免“一放就乱、一管就死”,以及“该管不管、不该管瞎管”,仍是值得相关部门和有关行业认真作答的重要考题。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在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向好的基础仍不牢固,下行的压力仍然存在。只有以锲而不舍的韧劲和持之以恒的决心,以放水养鱼的心态,继续狠抓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定不移地给市场主体松绑,细心呵护市场创造创新的活力,细心培育市场新的增长点,推动管理更加科学、服务更加精准、环境更加透明,才能换来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经济爬坡上坎持续增添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