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念,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5日上午,从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从千家万户的电视机和收音机里,传出了李克强总理铿锵有力的声音。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数字,用实打实的成绩告诉每一个人,中国现在很好,未来会更好!
信心来自于中国经济增速在新常态下不仅实现平稳过渡,而且取得质量效益的提高。过去的一年,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在保持合理区间中,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从以往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更多依靠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转变。我们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
信心来自于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民生保障不断加强。过去的一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快于经济增长;就业稳定提高,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教育改革加快推进,努力使新一代劳动者成长为素质更高、视野更广、技能更强的现代化、专业化人才。各地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信心来自于中国经济的强劲内生动力。持续进行的新型城镇化,将为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从农村走向城市、走向更高水平的生活创造新空间;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了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促进了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拓展的内需和消费市场,将释放巨大需求和消费动力。这些都汇聚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内在动力。
信心凝神聚力,信心孕育希望。但新常态绝非能轻松适应。中国经济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社会进入转型期,各种矛盾叠加凸显……这都要不断爬坡过坎、攻坚克难,也必然伴随调整的阵痛、成长的烦恼。
中国经济要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就必须从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领域入手,坚持稳政策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开启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双引擎”,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统筹兼顾、真抓实干,在牵动全局的改革上取得新突破,增强发展新动能。尤其是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解决的问题格外艰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这个时候瞻前顾后、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应再接再厉,奋力前行。
惟其艰难,方知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只要我们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一定能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历史新征途中,为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汇聚磅礴力量。
西安晚报:以完备的制度保障“少写政绩” 2009-03-17 |
西安晚报:以完备的制度保障“少写政绩” 2009-03-17 |
徐 冰:害怕,源于难以追赶 2012-08-31 |
两会声音 2013-03-08 |
两会书写丰满真切的中国故事 2014-03-04 |
深圳特区报:以无私之心,做光明之事 2014-03-06 |
朱 磊:与祖国同行 2014-03-06 |
新民晚报:让人民批评监督政府,请自两会始 2010-03-09 |
千龙网:公众需要这样的“政府工作报告” 2009-12-29 |
千龙网:公众需要这样的“政府工作报告” 2009-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