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两会”被娱乐化,不是今年才有的现象。娱乐化,既表现在有的媒体对“两会”代表委员中明星、名人的无原则关注、追捧,也表现为一些人特别热衷于花边消息,比如把翻译炒作成一个热点,研究她的穿着乃至她的丈夫。
明星们对此也有苦恼,刘翔往年缺席政协会议,今年来了,大喊“姚明来了”以求脱身。姚明则明确表态,希望大家更关心严肃的提案,而非他本人。
谁在说比说什么更让人产生兴趣,是现代传播的一个特征。追星,是现代的一种共同社会文化现象。放在大范围内,很难说这是病态和扭曲。但在全国两会这样的严肃场合,这样做就是不知轻重,本末倒置。“两会”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议国是和定国是,属于国家政治范畴,这样的场合,严肃是基本要求。严肃当然不是死板僵硬,了无生趣,而是说不应插科打诨,偏离主题。
在“两会”上,代表委员的其他身份与名气,应当暂时隐退,其“价值”只在于问政本身。娱乐化“两会”,一方面是占用有限的传播资源,挤占严肃议题的传播空间,另一方面,会转移视线,消解严肃,慢慢地人民就失去了参与、驾驭政治生活的能力。
当前需要特别思考的一种社会生态,就是不严肃地对待一切事物,过度娱乐化,一味戏谑,看什么都是玩笑心态。很多人错误地将其理解为一种后现代特征,却不知后现代并不排除严肃,更没有意识到失去严肃对国家民族未来的深远影响。
去严肃化,是一种表现,就是一些媒体和公众的相互迎合,交互影响。找回严肃,除了端正媒体的价值取向,引导社会心态,还应有更深入的思考。因为严肃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只要求了严肃的态度而没有培育起严肃的能力,仍然很难说解决了问题。过去,人们在对待“两会”这样的重大国事时,可谓极其严肃,但并不代表“两会”质量更高,人们对重大议题的参与度更深。
就拿“两会”来说,人们没有严肃对待,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需要重视。比如说,明星代表委员很多,但是不是都能提出高质量的建议和提案;代表委员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份,是看作一种待遇,出席并交差,还是怀着为人民代言、为国家解忧的使命感;代表委员如何设置议题,引起人们深度参与的热情;是不是明星代表委员更容易亲近,更少些顾忌,而其他代表委员、特别是有官员身份的代表委员,难以接近,不愿敞开心扉。等等。
关注花边,一味追星,有一个原因可能是人们觉得对重大议题插不上话,不知说什么,这不能不说是缺乏重大议题参与训练的结果。相对于态度,能力建设的确是更重要、难度更大的问题。只是板起脸来,不让这样不让那样,或者只准这样只准那样,很难说达到了严肃的效果。“两会”的严肃,根本来说就是要努力开好,开得精彩,开得万众瞩目,让代表委员们更具使命感责任感和被重视感,让广大人民有更强烈的主体感参与感。
天下兴亡,需要人人关心。消解严肃,其实是卸下公民对国家的责任和担当。我们不能从一种假严肃走向完全不严肃,更不能拿不严肃当正常、当时尚。寻找严肃,培养严肃,建设严肃,可以说也是当下中国的一个重要的严肃议题。
新华网:两会上只有代表委员没有“明星” 2010-03-03 |
刘紫荣:两会报道岂能“娱乐化”? 2011-03-09 |
刘紫荣:两会报道岂能“娱乐化”? 2011-03-10 |
解放日报:“两会”报道挥之不去的遗憾 2009-03-18 |
两会瞭望:多关注履职,少追逐明星 2013-03-05 |
两会瞭望:多关注履职,少追逐明星 2013-03-05 |
解放日报:“两会”报道挥之不去的遗憾 2009-03-18 |
中国网:如何保证议政质量不被稀释 2010-03-04 |
法制日报:两会“雷语”让民意代言角色堪危 2010-02-01 |
法制日报:两会“雷语”让民意代言角色堪危 2010-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