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马涤明:“饭局新政”有正本清源之义
//www.workercn.cn2015-05-19来源: 长沙晚报
分享到:更多

  吉林省纪委监察厅列出了公职人员不准参加的20类饭局,其中包括:上下级之间搞互相吃请、同城之间安排公务用餐、接受基层单位吃请。(5月18日《长沙晚报》)

  上下级之间、同城单位之间互相宴请,实际上超出了“公务”的需要,禁止完全有必要。吉林省推出的这种“饭局新政”实际上带有正本清源之义。连异地接待都不许接受了,事实上也就基本上不存在公务宴请了。而不准接受村级组织安排的吃请、企业安排的吃请、管理服务对象安排的吃请、可能影响公务执行的吃请等,则更有利于防止权力寻租。从两年前兰州的“公务零接待”,到浙江杭州、吉林的“饭局新政”,政府部门吃喝风的终结,令人期待。

  按理说,没有公务招待、公款吃喝,工作不但不会受到影响,反而会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以前,治理公款吃喝以及公务接待奢侈浪费问题之所以每每事倍功半,主要原因是手段一直停留在技术层面,比如只有对接待标准、消费地点等方面的限制规定,而这种规定本来就是不好落实,更不好监督的,因此常常遭遇“下有对策”。多年来,公众舆论一直呼吁取消包括公款吃喝在内的公款招待,认为公款吃喝与工作效果效率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而我认为,二者间有无必然联系也是存在前提的:如果各地各单位都没有了公款招待,大家都在一个水平线上,则不存在没有吃喝会影响沟通与工作的问题。公务接待之所以衍生出大吃大喝,标准档次越来越高,除了官员胃口需求越来越高,攀比、讲排场也是一大原因。为了让上级满意,或讨好上级领导,抑或为了在客人面前撑足面子,自然要追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釜底抽薪,彻底取消公务招待费的概念,问题才可能彻底解决。

  在很多国家,包括我们的邻居印度,公务人员从不知“公务招待费”为何物。而我们的所谓“工作需要”,很多情况下纯粹是借口、伪命题。那么,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尽快结束那种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助长公务腐败、招致民怨沸腾的公务招待和大吃大喝,将其“去概念化”。而最直接也是最简便的方式,就是像兰州市这样,一律取消公款接待——直接将其关进笼子。

  “饭局新政”要变成各部门的日常行为,而不是一阵风或人走政息,注定需要很多的努力,除了对机关财务账目严格监督,对违纪者依法处罚之外,还应创造条件让媒体和公众监督,把公款吃喝的权力关进社会监督的笼子。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