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赵志疆:打通简政放权“最后一公里”
//www.workercn.cn2015-06-15来源: 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更多

  对于行政职能部门来说,只有强化监督与追责,才能避免监管职责随着审批权一同“下放”;只有打通简政放权的“最后一公里”,才能真正释放改革红利,使群众得到更多便利和实惠

  中国气象局前不久下发《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的通知》,取消“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防雷产品测试”等4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中国气象局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庞鸿魁日前在简政放权媒体通气会上表示,取消“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等4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就是要切断中介服务机构与政府审批部门存在的利益关联。

  “雷评”的雷人之处不在于评什么,而在于怎么评——开展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气象部门应尽责任,为何要让企业付费购买服务?更进一步说,提供服务的为什么不是气象部门,而是其指定的中介机构?答案或许在于,气象局作为行政职能部门,财政已拨付足额经费,正常履职是不应收费的;但是,如果提供服务的是中介机构,那又另当别论。将本属于自己的服务职责外包给中介机构,既可以减轻工作压力,又可以坐地生财,这既是“红顶中介”层出不穷的根源,也是舆论口诛笔伐的焦点。

  在简政放权步伐不断加快的当下,气象部门顺势而动无疑释放了一种积极的信号。不过,此番自我削权的背景却颇耐人寻味。4月21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上斥责中介评估乱象:“现在要建一个项目评估环节实在太多了:环评、水评、能评、安评、震评、交评、灾评、文评、雷评、气评……这个评、那个评,一些地方的同志都把这些评估编成了笑话!”总理很生气,后果自然很严重,“雷评”迅速无疾而终。不过,形形色色的“这个评、那个评”又将何去何从?在总理点名批评的名单之外,还有多少“雷评”在继续潜伏?

  “审批长征”饱受诟病,而“评估”却往往很容易被人忽视。实际上,很多审批项目都需要先过“评估”这道关,而太多的评估项目都已经分包给了“红顶中介”。取消行政审批项目,无疑意味着斩断了“红顶中介”与审批部门之间的利益关联。然而,对于那些暂时没有取消的审批项目来说,如何避免“红顶中介”的一家独大?持续简政放权的同时,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考验。应该明确的是,对于行政职能部门来说,分内之职的评估项目应独立承担,不应额外向企业收费;即使是一些囿于技术条件限制而不得不“外包”的项目,也应秉承为企业减负的原则,该精简的精简、该合并的合并,不应放任“评估”成为企业发展的拦路虎。与此同时,应推动政府职能部门与相关中介机构人员分开、职能分离、财务分账。只有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才能使中介机构真正成为市场环境中的服务主体,而不至于沦为定向输送利益的“小金库”。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作出的庄严承诺。如果说持续简政放权旨在践行大道至简,保障被下放的审批权规范运行,则是将任性的权力关进笼子里的关键所在。对于行政职能部门来说,只有强化监督与追责,才能避免监管职责随着审批权一同“下放”;只有打通简政放权的“最后一公里”,才能真正释放改革红利,使群众得到更多便利和实惠。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