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法院门前,大量群众聚集围观;人行道上,“人民有权监督司法”标牌高高举起。这一幕,如果根据以往的印象,很多人会认为这只是弱势群体的权利表达。
但是近日发生在山东潍坊的这次“闹访”事件,却出现了剧情逆转,一个以“上访”“维权”为名、行制造影响之实的灰色利益链条浮出水面:以“访民经纪人”和个别“维权律师”为纽带,承接各类“声援”“围观”业务,组织一批相对固定的“访民”群体“站台”,活跃于全国各地的热点案事件,彼此分工明确、组织严密、利益共享……
谁能想到,围观的“群众”竟是花钱雇来的“托儿”,高举的标语竟是刻意安排的“道具”,挑动公众情绪的“上访”事件,竟成为某些人为了谋求利益而苦心经营的“生意”。扰乱公共秩序、煽动极端情绪、误导公共舆论、损害政府形象,这些危害显而易见,而最大的受害者,莫过于信访制度本身和那些真正需要表达诉求的人们。把“悲情”当做牟利工具,结果是把“悲情”本身污名化了。
仔细审视“上访利益链”的各个环节,用心之“机巧”、组织之“严密”、情绪煽动之“准确”,都令人瞠目结舌。“上访经纪人”是其枢纽人物,上游是妄图向有关部门施压的贪官或者律师,下游则是那些靠扮演访民角色谋生的无业游民:“利益”是其运行动力,上游“花钱消灾”,“上访经纪人”获得超额佣金,无业游民获得可观报酬:“情绪”是其生存法则,比如“庆安枪案”发生后,打出“我是访民,向我开枪”的标语,迎合了一些网民的负面猜想,助推了非理性的舆论浪潮。贪官、律师、经纪人、无业游民……不同的人群都卷入其中,在各得其所的利益分成中,政府公信力成为最大的输家。
更应看到,“上访利益链”的存在,也有着深厚的现实土壤。正是一些上访人员在制度渠道外的极端行为,为“上访经纪人”导演“上访”闹剧提供了原始的剧本;正是一些地方政府有着“一闹就停”的行事逻辑,让“上访经纪人”看到了投机取巧的巨大漏洞;正是一些网民容易被负面情绪裹挟,让“上访经纪人”精心策划的闹剧拥有了舆论传播的基础……在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上访利益链”应“运”而生。
正因此,斩断“上访利益链”,严厉惩处只是走完了第一步,治本之策还是应该回归法治,政府在法治的轨道上决策用权,公众在法治的平台上涵养理性。如果政府部门、司法机关严格遵循法治和程序,那么“闹访”本身就无法扭曲政府行为,又怎么会有为施加影响而导演的“上访”闹剧呢?如果社会公众遇到公共事件能够更多理性地追问真相,少些负面猜想,那些被安排好的闹剧又怎么会赢得舆论影响?案件仍在侦查中,但是留下的教训,已经足以引起政府、社会和公众的深刻反思。
西安晚报:如何看待“患者索赔需举证” 2009-01-05 |
人民日报:哥本哈根只是一个逗号 练好内功... 2010-02-08 |
证券时报:亚洲增长模式需改革 2009-11-06 |
法制日报:让行政法规与法治理念更统一 2012-11-19 |
法制日报:度过最严交规“不适期” 2013-01-05 |
消法大修,让法律与民意对接 2013-04-24 |
张 毅:从“发誓明志”到“优购指南” 2014-02-10 |
以开放包容的理念建设新亚太 2014-11-09 |
红网:六旬翁卖血告官,哀上访之路多艰 2009-11-27 |
红网:六旬翁卖血告官,哀上访之路多艰 2009-1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