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文依雯:如果千人送别真是“自发组织”
//www.workercn.cn2015-07-22来源: 红网
分享到:更多

  据南都记者向参与送别的人士多方求证,当天送行的群众和官员超千人,官方也做了相应的组织活动,以防场面失控,出现踩踏事故。赣州市宣传系统一名不愿具名的官员告诉南都记者,史文清离开较突然,并未公开通知,群众是从史在赣州居住地附近的居委会得知离开时间的,最终决定组织送别。(7月21日中国广播网)

  说起千人相送离任干部,不免想起“蓝军,松原人民的好儿子”那条横幅,只不过它在时间检验下,唯有反面教材的味道在人们记忆里飘荡。今又见千人送别,质疑当然不会少:是精心策划的领导作秀?还是如同某官员所言“自发组织”?不少媒体也“善于”挖掘看点,直接将“自发组织”当作新闻标题,大有摆好擂台让正反观点交锋之势。既然谁也无法完全说服谁,笔者作番假设:千人送别就是“群众自发组织”。

  61岁的杨学生应是最能支持笔者假设观点的当事人之一。作为离任书记史某的帮扶对象,在“史书记指导建设”下,杨某入住了土坯房改造安置点铭恩新村。正如村子名称“铭恩”一样,史某要走了,杨某于是以送别的方式“铭恩”一番。

  但在笔者看来,如此“铭恩”,给人的感觉好像怪怪的。人民公仆本质就是为民谋利,建好了新家园,全都是职责所在,“指导建设”的权力,也是人民所赋予的,怎能因正常履职,就被群众感恩戴德了?这和封建时代的“谢主隆恩”有何区别?干部群众之间,若总是存在这样一种“恩泽”关系,而且还被广泛赞颂,恐怕并不是更多人所愿意看到的。

  当然,如果千人送别真是“自发组织”,在千人队伍中,应还有各种各样叫好、值得送别的理由。但仍不能因此判定一名干部就是好干部。某些官员台上道貌岸然,喜欢通过“扫大街”“挤公交”塑造自己亲民形象,然而台下却于法纪不顾。比如原济南市委书记王敏,张口“廉洁”、闭口“清正”,恨不得在自己额头上刻上“清官”二字,实则早已陷入腐败泥沼。

  因此,即使是“群众自发组织”,也未必能清晰准确评价某些官员。相反,在舆论生态日益复杂之下,制度层面上对官员的监督约束还应该发挥出更突出的作用。干部的是与不是,都不要轻易用离任送行、网友叫好叫骂等等表象来作参照物,财产公示、干部离任审计等制度还大有作为空间。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