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吴金鍾:村干部被“冒牌领导”忽悠不容小觑
//www.workercn.cn2015-07-29来源: 荆楚网
分享到:更多

  嗜好上网,经济上十分拮据,阳谷县一名中年男子竟冒充省纪委领导实施诈骗,还花几十元伪造省纪委和财政部的公章,这名胆大包天的男子先后骗取两名村支书50万元。(7月28日中国新闻网)

  身披省纪委领导的“马甲”,外加奥迪A6、公章和虚拟公文等与身份相匹配的“筹码”,犯罪嫌疑人周某经高人指点迷津,打着“帮助村干部申请修路或打井补贴”的幌子,轻而易举地让两位村支书着了道,若不是警方及时将其擒获,真不知他还要行骗到何时,更不知还有多少村干部会被其忽悠?

  在基层,有过类似遭遇的村干部还真不少,如2012年一名女骗子冒充市、县级领导在四川省多地实施电话诈骗,造成16名村干部上当受骗,诈骗金额达20.59万元;2014年安徽省界首市两名村干部被“领导”和“秘书”的双簧戏,骗走资金2万元;2015年湖北省巴东水布垭镇一位村干部,同样被冒充的“县领导”骗走2万元。从这几起诈骗案中不难看出共同点,所谓的“领导”无一例外的向当事村干部抛出了“橄榄枝”,可以帮忙争取项目资金,当然,前提要拿出必要的“活动经费”。

  看似,假领导所使用的骗术并不高明,然而,正所谓“打蛇打七寸”,它却抓住了农村建设缺乏资金这一短板,以及村干部渴望为老百姓干件大事的心理,这也是“冒牌领导”所用伎俩屡试不爽的原因所在。既然有领导主动牵线搭桥,村干部怎能放过这根“救命稻草”,上当受骗也就在所难免。

  与此同时,在现实中,骗子以领导之名忽悠村干部而获利的手段还很多,有的要求村干部购买书籍、办公用品或生活用品,有的提出帮忙解决村干部家人工作而索要“好处费”,甚至有的明目张胆提出借钱以解燃眉之急,因“领导”身份的特殊性,出于对权力的畏惧,村干部对此岂敢怠慢,更不敢得罪,往往极易中招,最终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村干部屡被“冒牌领导”忽悠,一方面暴露出个别村干部自我防范意识不强、缺乏鉴别“领导”身份真伪的能力等问题,另一方面,“假领导”的忽悠伎俩也算是“师出有名”,从中或多或少能够嗅出个别“真领导”的味道,正是由于极少数“真领导”经常做出一些不守规矩的事来,才给了不法分子鱼目混珠的机会,以至于其到处招摇撞骗。

  骗子打着“领导”这个金字招牌行骗,不仅仅是让村干部的财产受到损失,更为重要的是,严重损害了领导干部的威信与形象,其性质恶劣、影响深远,因此,必须加大对其的打击力度,严肃追究与惩治。同时,领导干部要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让公权姓公,规范用权、不为私用。再者,村干部只有增强防骗意识,提升鉴别能力,才不会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这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