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8月19日,国家旅游局在京召开全国旅游安全电视电话会议,会议要求,要针对重点景区等游客密集场所认真组织一次旅游安全大检查,采取不打招呼、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现场明查暗访等方式,检查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并切实整改。
针对近期一些地方接二连三发生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国家旅游局祭出了“新招”:采取不打招呼、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现场明查暗访等方式进行安全检查。说是新招,其实并不新,因为这样的检查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领导和部门所采用。近年来,纪委在各部门的明查暗访,就是运用的这样的方式,各地工作作风的改变,很大程度上来说,都利益于这一检查方式。
不打招呼的检查,好处多多。一是可以减少被检查单位的接待压力。从现实来看,面对上级的检查,各被检查单位除了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之外,竭尽心思搞好接待和陪同,也是工作的重要部分。二是可以发现被检查单位的真实状态。虽然,这样的状态,可能与理想的状态、粉饰的状态是有差异的,但他的真实性,不仅能够让检查者发现问题,也能从更高的层次思谋改进工作的方法。三是检查虽是阶段性的,但他所指向的,应是被检查单位的日常工作。发现日常工作的不足与问题,理应是检查的旨意所在。
既如此,为何不打招呼的检查难以成为工作常态呢?可以说,是检查者和被检查者的“合谋”害死了这样的检查方式。许多检查者,并未认识到检查工作的重要性,而是把其当成了一种沟通人际关系、公费旅游的美差。既如此,下级单位的接待和陪同如何,才是他们在意的问题;不愿意发现问题,至少是不愿意发现更多的问题,也是他们工作的出发点。对于被检查者,粉饰太平,获得肯定更是必然。如此一拍即合,检查就不可避免地流于了形式。安全检查之后,安全问题频发;各种检查之后,问题依旧存在,就是最好的明证。
由此看来,要让不打招呼检查成为工作常态,首要的是解决检查者有权无责的状态。只有权利,没有责任,不仅容易让检查者敷衍了事,也容易产生权力寻租,更不符合现代社会的治理理念。所以,给检查者套上责任的笼子,自然非常必要。笔者以为,对于检查以后发生的事故,首先是追究检查者的责任,其次才是追究被检查者的责任。只有这样的追究利剑高悬,检查才会有实在的意义,不打招呼检查也才可能真正成为工作常态。
广州日报:领导检查缘何热衷“先打招呼” 2010-03-23 |
广州日报:领导检查缘何热衷“先打招呼” 2010-03-23 |
广州日报:领导检查缘何热衷“先打招呼” 2010-03-23 |
广州日报:领导检查缘何热衷“先打招呼” 2010-03-23 |
广州日报:领导检查缘何热衷“先打招呼” 2010-03-23 |
瞿方业:彻查安全隐患须动“杀手锏” 2014-06-20 |
雅 婷:景区摘牌 原因不妨公开 2015-04-03 |
何勇海:不如评选“价格信不过景区” 2015-05-27 |
新民晚报:缘何十天成秃顶? 2010-03-23 |
新民晚报:缘何十天成秃顶? 2010-0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