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天津港“8·12”爆炸事故发生后,各地都在就危化品隐患展开紧急排查,未料山东淄博润兴化工厂又发生剧烈爆炸。就在爆炸前一天,当地还在进行针对化工和危化企业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并反复强调“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话音未落时响起的爆炸声,显然是对安全生产的一记重重棒喝。
不过,似曾相识的悲剧背后,还不只是“责任”的松懈。但凡相似的问题,往往都有相似的肇因,并理出相似的根源。就安全生产事故而言,除了追究日常管理层面的责任,更应当讨论造成问题的制度性缺陷。正是种种制度约束的欠缺,为权力寻租提供了空间;巨大的部门利益壁垒,则令监管漏洞百出。问题叠加之下,再有力的承诺,都可能沦为空话。
叩问这些根源,就不能不反思改革的作为。漏洞与改革,往往有着微妙关联。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十五次会议上特别强调,要提高改革精确发力和精准落地能力,扎扎实实把改革举措落到实处。时间虽是巧合,但“精确发力和精准落地”的新鲜表述,却着实为处置两起事故提供了特别的视角:改革的目的就是填补漏洞,而要填上根源性的漏洞,则需要对症下药、一击致命的“实招”。
只有切中命脉的真枪实战,才能不负改革的初衷,才能经受民众的检验。这方面需要警醒的,远不止安全生产问题。改革行进至今,早已过了“你好我好大家好”的阶段,更不可能仅靠抽象的口号和设想吃饭。口号和设想固然重要,但要真正淌过“深水区”,改革必须以实践检验、用实效说话。
此刻强调“精确发力”和“精准落地”,正是要突出改革的“实”字。谁都知道改革是个好东西,泛泛而谈自然容易,但习近平总书记早就说过,“空谈”只会“误国”,只有“实干兴邦”。就改革而言,两个“精”体现的便是实干的要义——精确发力,意谓对准实实在在的问题和痛点,不打“马虎眼”;精准落地,意谓不折不扣地将改革方针落实到位,接受实践的检验、接受基层和群众的评价。
改革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对改革的理解也有不同的维度。但纵有再多的维度,归根到底也要靠实效说话。实效是检验成果的根本标准。对于改革的参与者而言,这条标准多少有些严苛。它意味着,许多付诸其他环节的努力和心血,都需要通过实效来体现价值。换言之,如果没有在现实中产生可知可感的好效果,再完美的设想、再漂亮的解释、再严密的推论,都会变得不值一提。
显然,如果没有这样严格的标准,再好的改革方略都可能因为人的惰性变成纸上谈兵。更何况,许多“深水区”的改革,已经需要触碰利益、改变习惯,甚至伤筋动骨。改革愈行愈深,或隐或显的阻力也会越来越大,如果不坚持以实效为标准,反而可能为某些实质上的“不改革”、“伪改革”甚至“反改革”留下空间。这方面,大至损失惨重的安全事故,小至日常治理中的细节短板,都能提供出某种警示——许多问题早有提出,却迟迟未有改变的成效。这中间,显然是执行上出了问题。
回到“精确发力”和“精准落地”,道出的不只是一种方法论,更是改革需要始终强调的态度和观念。现实是最有说服力的。任何领域的改革如果缺乏足够的精准度,都会在现实中遭遇关卡;而如果不愿意用精确和精准的态度对待改革,现实也会给予足够的教训。
红网:食品安全法如何承载起厚重的民意期许 2009-06-02 |
莫开伟:科学监管比加快征税更重要 2014-04-08 |
新 华:为改革想招 为改革发力 2014-08-28 |
冯国栋:出租车改革能否让“抢跑”变成“领... 2015-01-12 |
唐 华:严把三道关,让改革举措落到实处 2015-08-19 |
增强改革定力 保持改革韧劲 2015-08-20 |
以改革精度提升群众满意度 2015-08-21 |
改革要突出“问题导向” 2015-08-21 |
足协改制,穿新鞋不要走老路 2015-08-21 |
用“三严三实”要求推进改革 2015-08-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