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去基层采访时发现,很多官员在向投资者自我“推销”时,除了介绍历史文化、风景名胜、经济数据之外,津津乐道的还有各种“榜上有名”。
那些高大上的荣誉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但问题是有些“榜上有名”的权威性很可疑。比如,最近不少地方都高调宣传自己在最新的“百强县”评选中榜上有名,仿佛这是凸显综合实力的一个明证。但实际情况是,国家统计局组织的“全国百强县”评选早在2007年就已停办,最近这几年的评选结果都是由一个民间机构发布的。
倒不是说民间机构就低人一等,而是这份“百强县”排行榜的疑点确实太多。比如,制榜者是注册资金10万元的“北京中郡县域经济咨询所”,但他们一直以来对外以“研究所”自居;比如,制榜者并没有权威的数据来源,而是根据政府公告、财政报告和媒体报道分析出来的,其全面性和准确性存疑;再比如,“百强县”中江苏、山东、浙江占了65席,经济发达的广东省仅有一个博罗县上榜……
那么多网友都觉得这份榜单不靠谱,地方政府难道看不出其中有什么问题吗?恐怕未必。即使参不透榜单里的“玄机”,随手检索一下以往的媒体报道也会发现,“百强县”榜单及制榜者“北京中郡县域经济咨询所”,早在几年前就因为将17个国家级贫困县列入“百强县”而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揭过老底。
比较说得通的一种解释是,有些地方政府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即使知道这个“百强县”榜单没啥公信力,依然要拿它当“政绩”亮点。近些年与“百强县”类似的“最XXX”“XX指数”排行榜评选层出不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地方政府有需求。
我们甚至不排除这样一种可能——有些地方先用“非常手段”挤进了榜单,再扯大了嗓门搞自我宣传。这种猜测并非没有根据。几年前,新华社在调查“百强县”排行榜时,北京中郡县域经济咨询所的工作人员就曾表示,“有不少县市希望提高自己在‘百强县’榜单的名次,这就需要合作收费”;另据媒体报道,那些邀请北京中郡县域经济咨询所所长前去“考察”的县,通常都能上榜。
关于“百强县”排行榜和北京中郡县域经济咨询所的揭底报道、前员工爆料的“黑历史”,在网上很容易找到。有很多人一度认为,“百强县”这种指标不科学、数据不权威、结果缺乏公信力的评选早就该取缔了,但事实是它正在成为一门越来越大的生意。仅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一些地方对虚名的需求有多旺盛。
与之对比,民众对各种五花八门的排行榜,似乎要理性得多。前两天,有个叫“经济学人智库”的机构发布的全球宜居城市排行榜显示,北京蝉联“中国大陆最宜居城市”,天津名列中国大陆第二。从舆论反馈来看,民众大多把这个不靠谱的排行榜当成一个冷笑话,深圳有媒体以“呵呵”调侃此事,还得到了众多网友的点赞。
民众已经醒了,地方政府何必再装睡?一个地方宜居不宜居、幸福感指数是高是低、综合实力强不强,生活在这里的人心中自有一杆秤,也最有发言权。今时不同往日,当各种排行榜成为“捞钱生意”和“没有公信力”的代名词,已经不会再有多少人拿它们当真了。地方还是少花一点冤枉钱“上榜”,多给民众做一点实事吧。
齐鲁晚报:大学排行榜为何变成“付费广告” 2008-12-29 |
齐鲁晚报:大学排行榜为何变成“付费广告” 2008-12-29 |
胡印斌:贫困县很强,“百强县”很弱? 2011-10-12 |
丁永勋:非法敛财的社团为何有“买家” 2011-10-14 |
熊丙奇:中国的大学排行榜需以公信立身 2012-05-25 |
大众日报:大学排行不能“自己排自己” 2009-06-18 |
大众日报:大学排行榜有多少公信力 2009-05-06 |
广州日报:如何给排行榜“消毒” 2009-05-07 |
大众日报:大学排行榜有多少公信力 2009-05-06 |
广州日报:如何给排行榜“消毒” 2009-05-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