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龙敏飞:因环境约谈市长,应始于曝光终于问责
//www.workercn.cn2015-09-10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更多

  到目前为止,环保部全面推行“督政”措施也就一年时间,但是,全国已有2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政府主要负责人(市长)被约谈。令这20个城市政府主要负责人感到“没面子”的不仅是城市的环境问题被公开曝光,更重要的是,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市长)的名字也同时被曝光。这或许是最触动地方政府的一个方面,值得肯定的是,被曝光城市环境问题的整改力度往往非同一般。(9月9日《法制日报》)

  就当下国内城市的环境情况而言,形式不容乐观,“发展的阵痛”暴露无遗:雾霾天数的不断创新纪录,PM2.5值的不断爆表,蓝天白云逐渐成为一种奢侈品……如此现状,虽然是“发展的代价”,但也拷问着各地的发展路径与治理路径。在发展中,有没有遵循科学发展观,还是遵循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在治理中,各地是为了GDP走走形式、走走过场,还是认真治理?不同的道路选择,对应着不同的执政思路,值得审视。

  如今,环保部对环境治理“动真格”——全国已有2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政府主要负责人(市长)被约谈。而且,环保部不仅公开约谈,更是公开曝光,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市长)的名字也被晒出来了。在新环保法的护航下,这样的举动在意料之中。毕竟,环境保护“一把手负责制”是早已达成共识的,如今环保部的应对,就是对共识的一种执行。当一把手被约谈、被曝光,只要其还要一点羞耻心,必然会加强整改力度。

  一把手加大改正力度,应是“约谈市长”的最好结果。而最坏结果呢?则是——当约谈市长成为一种惯例、一种常态,且被约谈的市长很多之后,除了让大家形成“整改风尚”,还有一种可能是陷入“比烂逻辑”。当被约谈的市长增多,彼此之间的耻感系数会降至最低,大家便会认为,只要自己不是倒数几名,那就没事了:大家的环境治理都不怎么滴,那“法不责众”吗!这样的一种可能性,也是必须警惕的。

  这就是说,对于环境治理而言,约谈市长与曝光市长名字,其实只是第一步。毕竟,让市长丢人、丢脸,让一个市被钉上环保治理差的标签等行为,并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公众只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各地重视环境治理。最终的结果,自然是蓝天白云、山清水秀成为常态,每一个人都能呼吸健康的空气,饮用安全的水。那么,只要一市的环境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约谈市长与曝光市长名字之后的组合拳,理应及时跟上。

  因而,因环境约谈市长应始于曝光终于问责。始于曝光,意味着让市长知耻而后勇,如果市长作为了,那自是好事,如果市长还不作为,则应有兜底的惩戒。这就是说,“终于问责”才应是约谈市长的句号。一旦约谈、曝光市长都无法解决当地环境治理的问题,那只能以强力的问责来督促了,这是底线,也是最后一道屏障。可以说,“约谈市长”甚至公开曝光其名字值得肯定,但“终于问责”才能形成必要的震慑力,也才是治本之策。(龙敏飞)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