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封寿炎:有底线,“试错”才有意义
//www.workercn.cn2016-01-19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更多

  在“百度贴吧门”发生一周之后,百度CEO李彦宏才首次公开回应。日前,他在出席“未来论坛2016年会”时候表示,百度会深刻反省,把危机变成机遇,陪大家走得更远。

  李彦宏这一表态令人失望。在“贴吧门”造成的恶劣影响面前,这寥寥数语完全避重就轻,并没有足够的诚意和反省,倒像是几句应付敷衍式的场面套话。“把危机变成机遇”的表述,更让人联想到“把坏事变好事”的公关策略。

  在短短的开场白式回应之后,李彦宏言归正传,发表了题为“中国如何引领全球创新”的演讲,认为中国创新有两大优势,一是巨大的市场和先行先试理念,二是创新在中国有更多试错机会。虽然李彦宏对“贴吧门”的回应,和他在论坛上发表的演讲是两码事情,但既然两个表述在同一时空发出,那么讨论一下什么是应该宽容的试错,什么是不能宽容的明知故犯、以身试法,似乎也颇有必要。

  在人们从事科学技术研究,以及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改革探索中,通往成功的路径都具有未知性,其本身也充满不确定性。即使遵循了基本客观规律、开展了充分深入调查研究,甚至小心翼翼地“摸着石头过河”,也无法保证每一步都能走对方向、踏准节点。对于这些领域的研究和探索,当然不能因噎废食,而要鼓励试错、宽容失败。正确的路径是未知的,甚至是不确定的,所以每一次试错的实践,都是证明了一条“此路不通”的路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失败才是成功之母,众多的试错、纠错实践,以及在错误中不断总结教训、修正方向,最终就有可能找到正确的路径和方法。

  可见,宽容试错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正确路径尚且未知,探索过程中无论如何都无法避免犯错。如果一件事情,是非黑白标准已经清清楚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早就成为常识,甚至有法律规范明确规定,这种情况下谈“试错”就毫无意义。那已经不是试错的问题,而是明知故犯、以身试法,应该被追究责任。

  把血友病吧以及其他病种贴吧卖给资质未经认证、甚至是非法经营的机构和个人,后果极可能就是谋财害命。对于这一点,百度管理层不至于那么天真无知。对于这类彻头彻尾的错误,当然不能给予“试错机会”。日前,国家网信办约谈百度负责人,指出百度贴吧存在违法违规信息及商业化运作管理混乱、部分搜索结果有失客观公正、百度新闻炒作渲染暴力恐怖等有害信息的突出问题,就非常明确地说明它们完全不属于“先行先试理念”,更不是应被宽容的“创新中的试错”。

  在全面深化改革和鼓励创新发展中,我们要提倡鼓励试错、宽容失败,但试错和失败也要有底线,绝对不是任何错都鼓励去试、任何失败都应予宽容。任何改革创新都要遵循基本的客观规律、尊重基本社会事实,不违反法律政策的明确规定、不违反公序良俗的约定俗成、不伤害社会秩序的基本伦理。同时,还要审慎预判试错和失败的后果,做好风险管控,严防不可控甚至是颠覆性的错误和后果。特别重要的一点,是要厘清试错、犯错和违法之间的边界,不能把三者混为一谈。如果把创新当成违法乱纪的庇护所,把试错当成推卸责任的借口,那就是违背了改革和创新的真正本意。

  近年来,在一些商业企业乃至政府部门中都流行“危机公关”,形成了“把危机变成机遇、把坏事变成好事”的思维定势。如果作为一种信息发布、形象维护的策略手段,危机公关无可厚非。但是,如果犯错之后不是主动承担责任、深刻反省错误根源并加以切实改正,而是仅仅寄望于影响舆论来扭转乾坤,那就不是以道御术,而是以术代道、舍本逐末了。李彦宏在回应“贴吧门”的最后,表示“希望百度能陪大家走得更远”。他的这个美好愿景能否实现,百度能否“走得更远”,取决于李彦宏和百度本身的作为。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