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路名之争需兼顾经济理性与市民情感
朱昌俊
//www.workercn.cn2016-02-04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去年6月,有媒体报道了郑州“祭(zha)城路”更名为“平安大道”一事。去年9月份,郑州市民朱广义等五人将郑州市人民政府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决改回原路名。近日,这起行政诉讼案件在新乡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法庭未当庭判决。

  城市发展在迅速推进,由之带来的地名更改之争似乎也日益变得常态化。郑州“祭(zha)城路”更名为“平安大道”在当地所引发的争议,可谓极具代表性。不过争议的化解与裁决,最终诉诸法庭,还是头一次。暂且不论法庭最终将作何裁决,此事也的确提供了一种化解类似争议的路径。

  根据相关的地名管理办法,地名变更,必须要征求相关市民的意见。换言之,地名更改,首先是个程序问题。但在这起事件中,被告声称已在更名前发放了征求意见表,也就是履行了相关程序。但在市民看来,这些意见征求,不仅参与人数过少,且缺乏具体的个人信息,其“有效性”与“真实性”存疑。那么,对于类似的程序之争,法律的裁决,无疑是最有效的解决方式。

  然而,也必须看到,不是围绕地名更改的所有争议,都有望通过法律来实现最终的“公正裁决”。且不说,这类事件到底能否归属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都仍存分歧,更为重要的是,在法律程序上防范地名“乱改”,不过是一道最低的底线。而在地名之争背后,更蕴藏着城市发展理念、城市公共事务决定权的合理分配等等诸多问题,而这些,相比简单的程序问题,更显复杂,也更值得正视。

  围绕地名或路名更改所产生的争议中,一般都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市民“拥护”那些更具“历史感”的名字,因为习惯了,而城市管理者则多想令地名变得“高大上”。从这一微妙的意识之差中,其实可以看出部分城市管理者那种矛盾而暧昧的历史观。因为,与动辄更换那些具有历史底蕴地名的做法呈现出鲜明对比的是,当下不少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又表现出主动挖掘城市历史底蕴的一面,比如屡屡上演的名人故里争夺战,再比如人造古镇之风的流行等等。这两种“矛盾”的做法,其实不过都是某种“实用主义”在作祟。“祭(zha)城路”更名为“平安大道”,其一条理由就是,旧地名“对于政府的招商引资带来不利影响。”

  当然,并非说城市发展就应该完全摒弃“实用主义”,也不是说“历史的就是对的”,而是说在“经济理性”与对市民情感和历史传统的兼顾上,必须要予以恰当的平衡,而非顾此失彼。而要保障这一微妙的平衡,除了必要的程序性保障,更需要从顶层设计上确保市民对于城市管理的正常参与渠道和权利,同时让“市民认同”,不只成为程序性要求,而本身就是一种发展目的。这里既关系到具体的路名更改程序,更关系到宏观上的城市发展治理结构与发展观。可以假设,在共治形态下,一个地名到底要不要改,市民参与过程中,就会有答案,而不是在改了后才会“听到”争议,甚至是顶着争议也得改。

  期待法庭最终能够以公正的裁决,给这场持续已久的争议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倘若将这场小小的争议事件,置于当下整个的城市发展与治理的大背景下,这一裁决的结果又似乎没那么重要。因为,只有一些更为“根本”的问题解决了,大到整座城市发展规划的科学和“不折腾”、小到一条街道名字的命名不致引发争议,才能获得更为有力的保障。这是法庭之外所必须看到的更大“争议”。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