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对症下药唤醒“休眠政策”
//www.workercn.cn2016-02-19来源: 南方日报
分享到:更多

  从2008年6月开始,“限塑令”在国内实施至今已7年多。从报道来看,“限塑令”令行不止,反而让卖塑料袋的赚得盆满钵满,在不少超市,每年仅出售塑料袋就能赚上千万元。媒体梳理发现,像“限塑令”一样,还有探亲假、购物卡实名制、痛经假、高温补贴等不少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或完全处在休眠期,或名存实亡。

  政策是政府或社会公共组织在一定时期为达成既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依据。一项政策之所以被制定出来,目的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或者为了实现某个目标。因此,政策如果令行不止甚至成了“休眠政策”,不但难以实现政策制定者的初衷,消解它们的权威和公信力,还会让已经存在的问题越滚越大,可能酿成新的矛盾。比如痛经假,安徽推出痛经假后,有企业表示会出于经济考虑而不去雇用女性职工。网友调侃,今后找工作得备注“从不痛经”。

  一些政策之所以会令行不止甚至成为“休眠政策”,一方面在于有些政策“先天不足”,在制定之初没有经过充分的调研、论证,不接地气,看起来很美好,用起来很虐心,只能是嘴上说说、纸上画画、墙上挂挂。以探亲假为例,该假已经出台35年,但由于缺乏刚性保障,加上潜在的就业压力和经济压力,大多数员工面对相对强势的单位只能“自愿”放弃休假权利。而在另一方面,一些政策“后天失调”,缺少相关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加上相关部门执行不力、管理监督不到位,容易变成落而不实、虎头蛇尾的“半吊子”或“半拉子”政策,“限塑令”就属于这种情况。

  当年颁布的“限塑令”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但“限塑令”实施7年后,超市成了最大的赢家,在大超市以外的农贸市场、街边小摊等地,还有大量的超薄塑料袋供应。而对塑料袋生产、销售、使用等负有管理、监督、处罚等职责的质检、工商等部门,“限塑令”刚实施时是有过一些检查和处罚,但慢慢变成“有报才查”,处罚也从罚款变成责令改正。于是,在落实中变形走样的“限塑令”,只能是令行不止了。

  唤醒“休眠政策”,避免其成为落实畸形、群众不满的吐槽点,亟需我们区分情况、对症下药。首先,政策制定者要在谋划政策之初,多些调查研究和多方论证,让政策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拿来就用而且管用。其次,在政策的实施上,政策制定者要多些回头看,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再次,要在执行层面下功夫,一方面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推进政策的执行和落实,切勿半途而废;另一方面要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倒逼责任部门严格履职,让每一项政策都能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