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时下延迟退休是社会热议话题,而记者却在湖南多地发现,有一些年龄并不算大的“局办委”或乡镇“一把手”、重要班子成员向上级打报告,要求按照地方“公务员50岁(或50多岁)以上可退居二线、享受比在职时更高待遇”的政策,自请“退出领导岗位或自愿提前退休”(以下简称“早退”)。(4月5日《瞭望》新闻周刊)
一方面宏观政策的趋势是“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另一方面微观政策的实施却是“允许符合条件的干部自愿‘早退’”。政策悖论的后面实际上掩藏着利益的博弈与待遇的考量。
梳理这些“早退”干部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机构改革合并职数减少无法安排,欲求“待遇换位子”;二是长期担任主官但升迁无望,欲求“待遇换平安”;三是工作能力难以提高跟不上形势,欲求“待遇换轻松”。无论是哪一种原因寻求“早退”,都不可避免地让这些官员成为“休而不退”的“散吏”。
这种方式一旦成为常态,必将对政治生态造成诸多影响:一是额外补充血液增加财政供养负担;二是人浮于事造成机构臃肿;三是拿工资不干活影响干部队伍积极性。诚如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所言,“早退”只是权宜之策,可能对干部群体造成影响,产生跟风效应。
笔者以为,在当前形势下与其默许干部“早退”,不如让其“转岗”,让他们在其他合适的岗位上发挥“余热”。
众所周知,党政机关对岗位职责和要求并非千篇一律:有的岗位适合年富力强的人去开拓,有的岗位适合年高阅广的人去谋划;有的岗位需要初生牛犊去冲锋,有的岗位需要“元老重臣”去督办;有的岗位需要精力旺盛的人去调研,有的岗位需要德高望重的人去巡视。但在现有人岗设置上,却没有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有的甚至人岗错位,导致开拓创新不够、筹谋划策不足、冲锋陷阵畏缩、督办检查乏力、调查研究浮面、巡视肃纪不严。
因此,对于有“早退”愿望的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尽快让其“转岗”发挥“余热”。譬如:对于机构合并无法安排的部门正副职,让其转岗到智囊参谋、决策研究岗位,发挥其年高阅广的参谋优势;对于担任主官升迁无望的“一把手”,让其转岗到一些专委会担任巡视员或委员,发挥其德高望重的威力;对于跟不上形势的年龄大的干部,在加强培训管理的同时,让其转岗到专业技能含量较低的岗位上搞文史搜集、组织动员、维权监督等。
“早退”是干部正常的心理诉求,但是组织部门却不能“借坡下驴”,出台政策默许甚至纵容“早退”行为。应当加大人岗相适匹配,让“早退”干部转岗继续发挥余热,尽量减少吃财政饭的“闲人群”和“散人群”。
2015年7月中央印发《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制度机制,给以法治吏按下“快进键”。目前,急需对公务员制度进行顶层设计与创新,修订《公务员法》。通过制度设计,让人才上去,让庸才下来,令“早退”政策寿终正寝。
好制度要回应不同人群的利益诉求 2010-09-03 |
人民日报:把握好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 2013-09-04 |
诚意几何 2014-01-08 |
北京日报:向深化改革要动力让人民受惠 2014-03-14 |
干部“能上能下”,主要说给谁听? 2015-06-30 |
官员早退负面效应不容忽视 2016-04-06 |
官员“早退”与“能上能下”背道而驰 2016-04-06 |
自愿加薪早退,需释清疑点 2016-04-06 |
警惕“干部早退”削弱延退认同感 2016-04-06 |
“早退”有利 2016-04-06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