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掂量好“无价”的社会价值
倪志良
//www.workercn.cn2016-06-03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缺少了“仁”“义”等核心价值约束而片面追求自我效用最大化,最后谁都无效用可言

  最近,有西方经济学家公布了一项研究成果:有钱不一定买到幸福,但没钱通常让你感到更痛苦。确实,一定的经济基础是维持家庭幸福的基础,但有些东西却是金钱难以购买的。

  中国人常说,“心安为乡”的温暖金不换,父母大爱千金不换,孩子诚敬千金不换,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包容、支持千金不换。这诸多千金不换的亲情,铸就了血浓于水的家风文化,也把感恩、责任、和谐融入华夏子孙的血脉中。跟亲情一样,健康、和谐人际、名望也无法得到准确的“定价”。恰恰是这些无价的“非商品”,决定着生活的质量与意义。忽视“无价”而致错配生命资源,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世界银行曾明确指出:竞争性市场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有效进行生产和产品分配的最佳方式。市场经济承认“个人效用最大化”“收入最大化”之合理性。家贫万事难,国贫易遭欺,发展是硬道理。但经济领域的金科玉律在文化、社会领域并非真理。个人效用最大化原则不能在生活中简单泛化,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更不能堂而皇之到处流布。亲情、包容、利他等若都被清晰标价,无价被有价庸俗淹没,生活之大美定会远离,生命之神圣定会坍塌。

  草生一秋,人生一世。有的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奉献是其人生写照;有的人“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牺牲成就人生大义。从“清风明月本无价,近山遥水皆有情”,到“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再到“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美景、友谊、自由皆是无价之宝。这些价值拼在一起,构成的正是滋养我们、引领我们的精神家园。

  无价之价,从社会角度而言更应重视。“当这个世界连最后一滴干净的水、一口干净的空气都没有了,钱还有什么意义呢?”一部热映电影如此拷问观众。良好生态环境一旦失去,再多的物质进步也弥补不了此中代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之德一旦丢去,我们将惨失共渡现代社会风险挑战的精神依靠。纯净的社会风气、崇高的道德水准、优良的生态环境,正是这些“无价”,让社会进步体现出应有的含金量。

  思想影响着行为,过度强化有价之物在自我意识里的重要性,便会造成“心为物役”的后果,这种心理反映在个人身上就是“向钱看齐”,反映在社会发展上就是“唯GDP论”。“支持‘一碗汤距离’亲情养老居住需求”“诚实守信和企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从源头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国人的这些真知灼见,反映出我国个人和社会的幸福观、发展观在优化转变。只有全社会都完成这种思想上的转变,我们才可以说“幸福来敲门”了。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老子在对名望、财富与生命的掂量中,悟出了“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的道理。幸福经济学家理查德也曾感慨:“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误读导致了诸多西方国家严重的社会问题,离婚率居高不下,居民家庭责任感缺失。缺少了“仁”“义”等核心价值约束而片面追求自我效用最大化,最后谁都无效用可言。惟掂量好“无价”,生命方能至真,国家方能至善。

  (作者为南开大学财政系主任、《幸福经济学》课程负责人)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