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武 洁:深圳的医生要与编制脱钩了
//www.workercn.cn2015-06-10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深圳的公立医院将不再实行编制管理,社区医疗服务机构诊疗量占全市医疗服务机构总诊疗量的50%以上,公立医院“药占比”降至30%……近日出台的《深圳市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到2017年,以上这些目标将成为现实。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人介绍,未来深圳的公立医院不再实行编制管理,取消行政级别,从医疗财政拨款、退休保障、人员交流任职这3个方面是否与编制挂钩进行改革,3年内深圳3万医生将与编制脱钩。(《南方都市报》6月9日)

  美妙的“光环”,很多时候也会成“紧箍”。以公立医院医生的编制为例,尽管意味着更稳定的工作以及更优越的退休待遇,但一旦头顶编制的光环,也往往意味着医生的自由执业权利受到极大的限制。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医疗改革鼓励社会办医,期待通过机制的改变激发并释放更多的医疗资源。因为公立医院对于优质医护资源的垄断,尤其是编制所形成的制度围城,很难被真正打破。由于公立医院编制的好处,很多要等到退休才能兑现,公立医院医生想要挪个窝不得不掂量编制的分量,医护资源的流动也受到极大的制约。

  3万医生3年内去编制,公立医院的医生将不再受其束缚与制约,无论是更自由的执业,还是更顺畅的流动,都意味着有望向医疗价值本身的回归。

  作为专业人员,医生本该凭借自己的专业能力吃饭,“编制”不该是医生的必要头衔,更不应成为对于医生的身份认定与固化机制。因此,医生去“编制”,取消医院的行政级别,也有望让医生这一职业更加简单纯粹。

  按照当前深圳“去编制”的方案,过去按医院编制进行财政拨款,与人员编制挂钩的财政补助核算方式将全面取消,拨款将根据医院的功能定位和需求自主设岗,医院可以自主分配薪酬,从财政拨款加上医院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按照绩效考核分配到每一个岗位上。不难看出,去编制之后,公立医院医生的收入结构并未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财政拨款的占比究竟是更高还是更低,尚不清楚。假如“去编制”只是意味着公立医院医生的收入更多与医院营收挂钩,又是否会加剧医疗的趋利化?

  还有一个问题值得重视:失去了编制优势,公立医院如何维持对人才的吸引力,如何防止优秀医生的过度流失,公立医院提供优质优价医疗服务的目标如何能确保实现。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