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幻灯片-正文
培育绿色消费模式 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李娜
//www.workercn.cn2015-08-10来源:西安日报
分享到:更多

  

夏日荷塘(刘兴让 摄)

  对个人而言,绿色消费可以使自己生活得更健康、更文明、更美好、更现代;对国家而言,培育并构建绿色消费模式有利于缓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间的矛盾,促进自然、经济、社会的关系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自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家“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后,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广泛开展绿色生活行动,推动全民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加快向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

  消费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行为,它不断地推动生产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以实现人们对现代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在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后,人们对充裕物质生活的欲求日益膨胀,为满足不断激增的消费欲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对物质、能源的消耗剧增,给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带来了难以承受的重压。有学者研究指出,消费问题是环境危机问题的核心,家庭的消费活动会造成30%—40%的环境质量下降。由此可见,改变人类过于“任性”的消费模式,调整现有的消费结构是妥善解决环境危机、遏制生态恶化的有效途径。面对我国自然资源约束趋紧及环境污染严重的现实状况,国家强调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培育公众勤俭节约、绿色低碳的绿色消费模式可谓恰逢其时。对个人而言,绿色消费可以使自己生活得更健康、更文明、更美好、更现代;对国家而言,培育并构建绿色消费模式有利于缓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间的矛盾,促进自然、经济、社会的关系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何谓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是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购买和消费活动,它是一种新型的、理性的、具有生态意识的消费模式,既满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不损害人的身体健康,同时又保护了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绿色消费具有如下特征:

  ——绿色消费是适度的。它不奢侈、不浪费、不炫耀、不攀比,主张人们的消费水平要符合当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要在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又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需求。

  ——绿色消费是可持续的。它倡导人们健康地消费,在满足自身消费欲望的同时不会造成损害子孙后代的生存环境、破坏自然环境,打破生态平衡的恶果;它主张人们节约地消费,在做出消费行为时不会损耗后代人的生态环境资源,剥夺后代人享有它们的权利。

  ——绿色消费是公平的。它既强调人们不能在损害他人利益的基础上进行消费,不能破坏自然生态,浪费资源,同时强调当代人在实现生存权益时不能破坏后代人的生存环境,损耗其物质资源。

  ——绿色消费是生态的。它倡导人们在进行消费活动时要注重环境保护,优先购买和使用绿色环保产品,注重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体现绿色环保的生态理念。

  因此,中国消费者协会将绿色消费界定为: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理,不造成污染;引导消费者转移消费观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适的同时,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可持续消费。

  如何培育绿色消费模式

  第一,树立绿色的消费理念。有关资料显示,意大利有94%的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会考虑绿色因素,德国有82%的消费者在超市购物时会考虑环保问题,欧美有40%的消费者更喜欢购买贴有绿色标志的产品,他们之所以能够如此,与其根植于心的绿色消费理念撇不开关系。反观我国,不仅只有53.8%的公众愿意消费绿色产品,而且许多公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还存在不少误区。

  近期媒体记者对西安市民的走访调查发现,有公众认为绿色消费就是消费绿色甚或购买环保、天然的物品,可见,向公众普及绿色消费知识,帮助其树立绿色的消费理念是当务之急。为此,需广泛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帮助社会成员树立科学的生态意识,从而促进其形成绿色消费理念。一方面,可将生态环境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当中,着力从小培养社会成员的生态意识并一以贯之。2013年西安市莲湖区教育局开展的《绿色微力量·品质新莲湖》绿色环保主题教育系列示范活动是很好的尝试,有利于培养未成年人的生态意识,完全可以更系统化、制度化,从而在西安市范围内推广。另一方面,可多借助立体、多层次的媒体平台在节水日等环境保护日举办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向公众宣传绿色消费理念,传播绿色消费知识,在全社会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氛围。最后,可以邀请一些热爱社会事业、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善于传播正能量的公益人士作为绿色教育的代言人,扩大绿色教育的影响力,以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并促进公众更好地将绿色消费理念内化于心。

  第二,倡导环保的生活方式。综观西安市公众的消费习惯可以发现,吃饭自带餐具、吃不完的食物打包带走、住宾馆自带洗漱用品,去超市使用环保购物袋等绿色消费行为在公众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而这与生活方式的不健康、不环保密切相关。为此,政府应该着力向公众倡导、推介环保的生活方式。这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健康、自然、舒适的生活方式,其实质就是要减少能量消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这方面流行于欧美数十年的“乐活”生活方式可供借鉴。“乐活”(LOHAS)这一理念来源于上世纪90年代,所谓“乐活族”,即“一群人在做消费决策时,会考虑到自己与家人的健康和环境责任。”其核心是健康、快乐、环保、可持续。这一理念一经提出,短短几年间就风行欧美。目前,美国有1/4的人口均为乐活族,而在欧洲也有1/3的人口是乐活族,据社会学家预测,再过10年,欧洲将有一半的消费者都是乐活族。做一个乐活族要遵循很多准则,如尽量穿棉麻丝等天然面料的衣服、电器不使用时关闭电源以节约能源、减少制造垃圾,实行垃圾分类和回收、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总之,这种生活方式倡导公众回归真实、简单和平衡,爱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第三,完善绿色消费的相关法律制度。西方社会的经验表明,培育绿色消费模式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和监督,只有实现法律法规的长期保障才能实现绿色消费模式在全社会的成功构建。目前我国在生产环节有相应的立法保障如《循环经济促进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有利于迫使企业采用先进的绿色技术改进生产工艺,生产绿色产品,但是在消费环节,我国目前尚无对完整的消费过程和回收利用过程的法律规定,而只有在这个方面进行立法,才能进一步规范公众的绿色消费行为,从而在全社会成功构建绿色消费模式。为此,应完善绿色消费的相关法律制度,制定对绿色消费产品的认证制度及有关政府绿色采购、废旧物品回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用法律的形式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环境权益和责任加以确认,严厉打击对生态环境产生恶劣影响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此外,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规范市场秩序,为绿色消费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作者系西安报业传媒集团特聘专家)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