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一份中长期规划的落定,也标志着一段历史长跑的开始。昨天,历经反复打磨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 正式公布,为未来18年提供了充分想象空间,也提出了需要持续求解的问题:志在打造“卓越全球城市”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上海,究竟因何“卓越”?如何“现代”?
“上海2035”本身给出了一个提示:答案来自全新的城市观,尤其是城市“空间观”。
前段时间,舆论围绕上海的功能、定位、发展前景等有不少议论,对市场活力、产业后劲、营商成本等不乏颇为尖锐的批评。这些声音是否在理,固然不能一概而论,但其点出的问题,却触发我们用一种新方式去思考和回应:不再简单就事论事,而是放到“城市”这个大的语境下去审视问题、解决问题。用这样的视角就会发现,许多问题并不是单一的,都与城市空间有着密切的关联。
城市规划从20世纪起渐成显学,人们日渐意识到,城市作为一种空间,不仅仅是一个物理容器,更是一种影响其中各类因子的“场”。学术上有“空间生产”的概念,说白了,一个空间的规划、设计与布局,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我们在其中能做什么、做些什么、能做出什么。而在全球化和网络化的今天,每一个城市又被嵌入全球网络之中,不可能脱离这个大空间来独善其身。这又意味着,城市必须把自己放到一个更大空间中,去考虑合适的定位、发挥应有的作用。
不少人注意到,“上海2035”的一个重要特色,正是格外强调空间体系的架构,而不再简单着重于经济和产业维度。这种“空间意识”的提升,本身就顺应了全球城市发展的主流。其中呈现的“全球互联、区域协同”的规划视野,以此构建更加开放协调的发展格局,恰恰是时下上海特别值得发力的地方。
与早先版本相比,定稿后的“上海2035”在描述上海城市性质时,特别增加了“长江三角洲世界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这一处改动就颇具意味:要做“卓越全球城市”,上海当然要承担配置全球资源并辐射服务全球的功能,而辐射服务全球的基础,正是辐射服务周边。能否在长三角这样一个大空间里扮演核心节点的角色,很大程度上就能推算上海作为“全球城市”的能级和实力。自然,上海考虑具体问题的眼光,也就至少要延伸到这样的空间范畴,去着力畅通连接、实现对接。
这是向外看。向内看,在上海逐渐深入人心的三大愿景——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则提示人们反复思考城市空间的核心价值和尺度——是服务于单纯的经济增长?还是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
如果强调“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就能轻易地给出回答。城市的核心价值,就在于让所有身处其中的人感受到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进而激发出创造力。在这个意义上,“三大愿景”不仅是并列关系,更有深度的内在关联——创新是引领城市发展的主动力,而一个创新之城的打造,有赖于城市空间中的人文温度,依托于高质量的生态环境,三者合一,方有城市的品质。
几天前,黄浦江两岸45公里岸线公共空间实现基本贯通,其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次历史性“打开”,格外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共享性、可达性,某种程度上也为卓越城市留下了重要的伏笔。“上海2035”对未来城市空间设计的诸多设想,尤其是提出“中央活动区(城市中心)、城市副中心、地区中心和社区中心四个层次组成的公共活动中心体系”,强调确保“城镇空间不被突破,生态、文化空间不被侵占”,并高度重视公共空间的作用,这些颇具新意的提法,都提示我们吃透“空间”的深意——城市成就“卓越”,终究要靠空间营造带来品质生活,推动高质量发展。
这也意味着,未来18年乃至更长时间,方方面面的治城手法,都需要适应变化,持续优化。
一周国际要闻 | 2014-08-11 |
论网络化集群作战 | 2014-08-11 |
传统文人画的人文价值 | 2014-08-11 |
唯物史观与当代空间问题 | 2014-08-11 |
铁路不仅仅是一条路 | 2014-08-11 |
冯天瑜:考析中国文化发展脉络 | 2014-08-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