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理论

幻灯片

揭秘天问一号的火星之旅

陈海波
2020-07-24 11:02:26  来源:光明日报

  7个月,这是一趟漫长又艰难的旅程。

  人类对火星的探测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目前已实施40余次探测任务,但只成功20余次,成功率约50%。

  荧惑,这是中国古人对这颗红色星球的称呼。“荧”代指火星由于土壤富含氧化铁而发出的红光;“惑”则出于古人对火星运行缺乏规律而感到的困惑,由于轨道和公转速度的差别,从地面上来看,火星运行时快时慢时明时暗,有时逆行也有时顺行,令人捉摸不定。

  是的,正如这个名字一样,去往火星的漫漫长途也充满不确定性。在接下来的7个月里,天问一号需要迎难而上。

  “发射成功只是第一步,后面的路还很漫长。”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深空探测工程总体部部长耿言说。

  火星探测难在哪儿

  1962年,人类迈出火星探测的第一步。这一年,苏联发射“火星1A号”探测器,但在飞往火星的途中与地面失去联系,最终失败。此后,苏联的“火星1号”与美国的“水手3号”等火星探测器探测任务也宣告失败。

  直到三年后,美国的“水手4号”首次完成火星飞越,成为首例成功探测火星的人造卫星。此后,包括“水手6号”在内的多颗探测器顺利完成任务。尤其是1971年发射的苏联“火星3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20世纪90年代以后,火星探测更加频繁,“火星快车”“勇气号”“机遇号”“好奇号”等多颗探测器飞向火星。然而,火星探测的成功率到目前只有50%左右。

  火星探测到底难在哪儿?

  首先是距离远。火星距离地球最远时有4亿公里,最近时大约5500万公里。作为对比,月球离地球最近时36万公里,最远时40万公里。也就是说,即使火星离我们最近时,也要比月球远一百多倍。人类探测器从地球飞到火星,大约需要7个月的时间。

  由于距离遥远,地球与火星之间的信号传输会有长时间的时延。“当火星离我们最远时,从地球发一个指令,要20多分钟才能到达火星。即使在距离最近时也要几分钟才能到,远比从地球上发指令到月球上的时间长得多。”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刘彤杰解释,时延比较长,给火星探测的测控通信带来很大挑战。探测器在火星着陆时间仅7分钟左右,由于时延,无法实时操控,探测器必须自主完成着陆。

  其次是发射窗口小,机会少。刘彤杰说,要让航天器飞4亿公里,“人类现在还没有能力做到,而且也没有必要”,我们可以等火星距离地球较近的时候发射探测器。但受天体运行规律的影响,这样的发射机会很少,大约每隔26个月才有一次,每次有一个月左右的发射窗口,“比探测月球的窗口要小得多,严苛得多”。

  再次是着陆难度大。火星上存在稀薄的大气,探测器着陆时必须穿过大气,这个过程会产生几千摄氏度的高温。着陆时既需要隔热罩,也需要配备降落伞进一步减速。而且,随着探测器往下降,其推力、方向会发生变化。“不像在月球上探测,不用降落伞,用反推发动机就可以,在火星上着陆需要用变推力发动机。”刘彤杰说,减速下降和着陆火星的过程,被称为“黑色7分钟”。

  此外,前往火星还需要推力更强的运载火箭。天问一号任务是我国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首次应用性发射,将探测器直接送入地火转移轨道。“以前我们探月,最远是到地月轨道,处于地球的引力圈。现在要到火星,不仅有地球,还有太阳和火星的引力影响,因此这次火箭系统有很大的变化。”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工程副总指挥、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解释。

  一次实现“绕、着、巡”,难上加难

  火星探测很难,要一次实现“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以下简称“绕、着、巡”),难上加难。

  很多人对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很熟悉,这些目标是通过实施多次探月任务而分步骤实现的。面对难度更高的火星探测,我们却要多步并作一步走。

  据国家航天局介绍,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由着陆巡视器(进入舱和火星车)和环绕器组成。此次任务要一次实现“绕、着、巡”三步走,即对整个火星进行全球观测、成功着陆火星,以及火星车进行巡视探测。目前,国际上只有美国实现了火星环绕、着陆、巡视探测,但不是一次实现,而是分几次任务实现的。

  据介绍,天问一号飞行过程包括发射、地火转移、火星捕获、火星停泊、离轨着陆和科学探测等六个阶段。探测器发射后,将被火箭送入地火转移轨道。器箭分离后,探测器的太阳翼和定向天线将相继展开,在测控系统支持下朝火星飞去,约7个月抵达火星。

  在这个漫长的旅途中,探测器将进行深空机动和中途修正,即不断调整飞行方向。“因为发射的时候方向可能对得不是非常准,飞行的过程中会调整方向,更准确地飞向火星,然后和火星交汇,由火星的重力来捕获它。”刘彤杰解释。

  探测器进入环火轨道并经过制动后,要进行2至3个月的环绕飞行,然后择机进入火星。在着陆前,会在着陆区上空对着陆区开展探测。接着,探测器择机实施降轨机动,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环绕器升轨返回到停泊轨道,为着陆过程提供中继通信。着陆巡视器进入火星大气,依次完成配平翼展开、降落伞开伞、大底分离、背罩分离、动力减速、悬停、避障及缓速下降、着陆缓冲等动作,着陆于火星表面。

  着陆后,火星车与着陆平台解锁分离。火星车驶离着陆平台,开始巡视探测。着陆巡视器安全着陆后,环绕器进入中继轨道,为火星车提供中继通信,兼顾科学探测。火星车完成探测任务后,环绕器进入使命轨道,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兼顾火星车扩展任务中继通信。

  火星距离遥远,为了确保探测数据能有效传回地球,我国在为探月工程而建的测控站之外,又新建了3台测控站。“这样可以4台联网天线组阵,测控能力更强,能够实现火星距地球最远4亿公里时的测控通信。”刘彤杰说,这在测控技术上是很大的突破。

  上面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发生丝毫错误。“如果天问一号探测器能顺利在火星表面着陆,我们将是国际上第一个通过一次发射实施火星探测‘绕、着、巡’的国家。”刘彤杰坦言,难度非常大,但也有信心。他认为,通过探月工程的实施,我国已具备了一步实现“绕、着、巡”的能力。

  “跳一跳,够得着。”耿言如此形容天问一号任务的难度。

  多种探测,争取对火星建立全面而基础的认识

  就像人类历次火星探测一样,在去往火星的漫漫旅途中,天问一号也将接受各种考验。不过,好奇的人们已经对天问一号未来在火星上的工作充满遐想和期待。

  半个多世纪以来,尽管任务艰难,但人类对火星的探测不曾却步,而且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发现火星曾经有水,甚至现在还存在水的若干证据,极大激发了人们在火星寻找生命的热情,也成为当前国际深空探测的热点。

  “虽然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已经对火星进行了很多探测,但人类对火星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入和全面。因此,我们根据国外的研究情况,结合中国对火星的认识,专门选取对火星的大气、气象、地质等方面进行探测,并配备相应的科学载荷。”刘继忠介绍。

  天问一号的环绕器和火星车均可开展探测,环绕器携带7台科学仪器,包括高分辨率相机、矿物光谱分析仪、磁强计、次表层雷达等;火星车携带6台仪器,包括多光谱相机、表面成分探测仪、气象测量仪等。通过这些科学仪器,可实现对火星的表面形貌、土壤特性、物质成分、水冰、大气、电离层、磁场等方面的科学探测,有利于建立起对火星全面而基础的认识。

  此外,为保护火星,避免把地球的微生物带上火星,天问一号探测器采取了洁净化处理。“比如探测器在总装厂房总装时,工作人员都要穿防护服,防止微生物沾上探测器。”刘彤杰告诉记者,此次任务还成立了行星保护领导小组,负责相关工作。

  对火星的探测和研究不仅局限于火星本身,还包括火星与太阳系的演化,以及对地球的认识。“我们虽然在地球上,但仅仅在地球上去认识地球肯定是不够的。”刘继忠说。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建立在天问一号能顺利抵达火星的基础上。此刻,我们只能等待。等待7个月后,天问一号从火星给我们带来问候。

编辑: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