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打赢“三战”中交出工会组织的合格答卷
“疫后重振”“灾后重建”既是湖北发展的主题词,也是广大职工建功立业的主战场。
-
加强劳动教育是职业教育难得历史机遇
可以说,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也可以说,离开了劳动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职业教育。
-
关于做好工运理论政策研究的思考
工运理论政策研究要始终坚持研以致用,努力在调研成果转化运用上下功夫。
-
加强党建促进优化国企治理的路径探究
抓好党建工作,关键在于视点拓展、工作创新。
情怀深厚是好老师的立业之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思想为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所尊崇。育有情怀之人,先要有有情怀之师。回望过去,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离不开一代代有情怀的仁人志士的坚守和赓续传承。展望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加需要一批又一批有情怀的人的奉献与付出。因此,师范院校要重视对人的情怀的培养。
首先要将时代精神融入情怀培养。任何人、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植根于时代的厚土之中。时代精神是情怀产生的“培养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就,关键就在于不断改革、不断创新。要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融入培养人的全过程,使之具备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
其次要将大学精神融入情怀培养。每一所大学都是历史的产物,都在历史的交替更迭中积淀着属于自己所特有的精神,这是一所大学生生不息、奔腾向前的力量之源。如陕西师范大学“扎根西部,甘于奉献,追求卓越,教育报国”的“西部红烛精神”就是这所学校的灵魂,它源于学校的发展历史,融合学校的发展现实,引领学校未来的发展,培养一代代西部教师怀抱教育强国志向,扎根西部,用理想、信念和情怀扛起西部教育的大旗。
灵魂高贵是好老师的立德之源
哈佛大学教授哈瑞·刘易斯在《失去灵魂的卓越》一书中对哈佛大学在课程改革、课堂教学、道德教育等方面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批评,认为哈佛大学的本科教育正在逐渐迷失方向,背离了哈佛教育的灵魂,没有很好地把年轻人培养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是没有灵魂的教育。对于新时代的师范高校,一定要不忘育人初心、坚守师范主业,让师范教育真正回归到塑造灵魂、塑造生命、解放心灵上来,为所培育的人才“注入”高贵的灵魂,培养造就一批批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党、国家和人民的人。
为此,一是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历史,特别是要深入了解中华五千年的浩瀚文明史,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奋斗史,共和国70年来的发展史,改革开放40多年的实践史,激发学生爱人民、爱国、爱党的热情,使得学生始终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的义利观,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二是要加强道德情操教育。道德情操是一个人做人的基本准则与根本准绳,体现着一个人的价值选择与品行坚守。青年时期是加强道德情操教育十分关键的时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因此,要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追求高尚志趣,自觉抵御物欲主义和享乐主义,具备纯良的品性和坚强的意志。
三是要加强仁爱教育。“爱”是一切教育思想的核心,一切教育方法的根本。做一名好教师,首先要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作为教师,不经意间的一句鼓励、一个示范、一次探讨、一次家访,可能就会促使一个学生的人生轨迹发生变化。所以,好老师要有高贵的灵魂,要有大爱之心,应关爱每一位学生,视学生为弟妹、如儿女,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教育理念是人们在办学实践过程中基于对教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理解,从而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教育思想观念。把握新时代教师教育的新使命,西部师范院校要以“学识扎实、情怀深厚、灵魂高贵”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教育理念,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各个课程模块和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为西部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更多的有学识有情怀有灵魂的好老师,为西部大开发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游旭群,系陕西师范大学校长)
“疫后重振”“灾后重建”既是湖北发展的主题词,也是广大职工建功立业的主战场。
可以说,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也可以说,离开了劳动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职业教育。
工运理论政策研究要始终坚持研以致用,努力在调研成果转化运用上下功夫。
抓好党建工作,关键在于视点拓展、工作创新。
艾思奇很像中国的普罗米修斯,为暮霭沉沉的旧中国盗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天火”。
今年8月30日,是张闻天同志诞辰120周年。张闻天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范文澜,我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他一生呕心沥血,撰著《中国通史简编》和《中国近代史》,为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