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理论

幻灯片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上走前头作表率

中共厦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2020-10-26 09:07:08  来源:光明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这一重大战略举措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坚强保证。厦门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服从服务于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战略,倾心倾情倾力、做精做特做优、谋远谋新谋实,持续推动对口支援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各项工作走在新时代东西部扶贫协作实践探索的前沿。

  1.倾心倾情倾力,当好扶贫协作的排头兵

  东西部扶贫协作既是经济任务,更是政治任务。对口帮扶临夏州以来,厦门始终坚持倾心倾情倾力,以高度政治自觉推动扶贫协作工作取得实效。

  倾心而为。率先发展起来的厦门经济特区,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勇担使命、倾心而为,不断开拓厦门—临夏扶贫协作新局面。

  厦门帮助临夏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实现最大化的就近就业。图为和政县一家厦门援建的包袋厂内,工人们忙碌生产。林森泉摄/光明图片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新华社发

  厦门援建的广河县吉明鞋业扶贫车间内,工人正在制鞋。林森泉摄/光明图片

  倾情而出。厦门在东西部扶贫协作过程中,坚持“临夏所需、厦门所能、协作见效”原则,竭尽所能、倾情而出,真扶贫、扶真贫,特别是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等方面全情投入、真诚付出,推动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扶贫协作格局。

  倾力而行。厦门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作风,把厦门经济特区务实作风带到临夏扶贫工作第一线,坚持倾力而行,心到、人到、措施到。一批又一批党员干部、各行各业工作者真心奉献、苦干实干,为临夏州如期实现脱贫目标提供了强力支持。

  2.做精做特做优,成为扶贫协作的实干家

  在对口帮扶临夏州上,厦门坚持做精做特做优,突出精准政策安排、特色产业引导和优势资源互动,有效促进了当地产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人民生活,临夏州贫困人口从2013年底建档立卡时的56.32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3.25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2.5%下降到1.78%,贫困村累计退出达583个,临夏市、广河县等6个县市相继实现脱贫摘帽。

  政策安排上突出精准到位。根据临夏州贫困特点,厦门精准施策,包括精准实施结对帮扶政策。与临夏州实现了市、区(县)、园区、镇(街道)、村(社区)“五位一体”一一结对帮扶,厦门6个行政区和火炬高新区与临夏州8个县市、38个镇(街)、52个乡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共发动128个村(社区)结对帮扶162个贫困村。两地的企业、社会组织、医院、学校、家庭等也实现了一一结对帮扶,其中,236家企业结对帮扶270个贫困村,67个社会组织结对帮扶112个贫困村,特别是今年以来,组织发动45家企业和34个社会组织投入1396.63万元,结对帮扶东乡县38个挂牌督战村,助推深度贫困人员实现脱贫。精准实施扶贫产业对等优惠政策。不仅将特区增资扩产等优惠政策平移援临企业,而且降低享受政策的门槛,提高政策补贴标准和税收优惠,对入住援建产业园区企业在厂房租金减免、用水用电供暖、生产设备购置等方面予以支持,保证了扶贫工作持续发力。精准实施劳务协作政策。给予中介机构、培训机构、接收企业、务工人员及家庭补贴奖励,促进人力资源流动,推动就业减贫。精准实施项目资金政策。截至2020年6月,厦门共投入市、区两级财政援临资金19.52亿元,组织实施扶贫协作项目1100多个,聚焦于“两不愁三保障”和精准脱贫重点项目,发挥资金最大效率。

  产业扶贫上突出特色引领。产业扶贫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的有力举措,厦门创造性推出“国企带民企”特色产业联动模式,该模式创新混合所有制,应用“扶贫工厂+扶贫车间+家庭作坊”“总部工厂+卫星扶贫车间”等产业联动模式。针对临夏州资源匮乏、产业基础薄弱的实际,重点引入劳动密集型企业,至今年6月,厦门累计引进57家企业落户临夏州,投资总额约9亿元,援建扶贫车间220个,帮助贫困人口就地就近就业20376人,实现了帮扶到“家门口”,就近就地就业。突出特色农业产业引领,发展食用菌种植、牛羊、蜜蜂养殖等特色产业,搭建农特产品产销对接平台,推动临夏的百合、黄芪、高原夏菜等优质农特产品进入厦门,迄今共采购、销售临夏州特色农产品达3亿元。此外还突出文化旅游产业引领,实现全域旅游助推脱贫。

  资源互动上突出优势互补。厦门充分发挥自身教育医疗、科技创新、高新产业、对外贸易、人才管理等方面优势,精准对接临夏州劳动力资源、生态农业等优势,努力实现双向互补互利。在教育方面,坚持“智志双扶”,通过举办企业职工周末学堂等形式,共举办各类培训班588次,为当地培训专业技术人才33583人次。推动厦门93所学校与临夏州131所学校建立结对帮扶关系,促进提高文化素质,转变贫穷落后观念;在医疗方面,引进微医“互联网+医疗健康”项目,厦门57家医院与临夏州112家医院建立结对帮扶,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在劳务方面,积极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服务和就业培训,大力开发相关产业岗位,招收临夏建档立卡高校毕业生,帮助有意愿的临夏人才到厦门就业,输转到厦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5600多人次,帮助贫困人口到其他地区稳定就业6000余人次;在人才交流方面,自2015年起,厦门共派出挂职干部39人、长短期援临专技人才791人次。邀请临夏干部、教师、医生等到厦门交流培训,助力当地人员开阔视野、拓展思维、提升能力,共培训当地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3089名,其中703人创业成功,带动4223名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3.谋远谋新谋实,敢为深化协作的开拓者

  厦门临夏东西协作的生动实践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但也要看到,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厦门敢为扶贫协作的开拓者,坚持谋远谋新谋实,持续贡献东西部长效协作、共同发展的“厦门经验”。

  坚持谋划长远扶贫协作战略。重视长远谋划是阻断脱贫之后再返贫的重要保障。厦门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总体战略,将厦临扶贫协作纳入两地发展规划,特别是纳入厦门“十四五”规划,推动统一布局,携手走向共同富裕;主动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厦门临夏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持续深化共同发展;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大局,探索对口帮扶贫困人口脱贫转向对口帮扶乡村全面振兴的路径和模式,打造东西协作升级版;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大局,发挥厦门作为“海丝”战略支点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重要作用,推动临夏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坚持营造全新扶贫协作环境。扶贫先扶志,扶贫要扶智。下一步,厦门将在持续打造扶贫协作的思想环境、营商环境、政策环境上走前头作表率:在构建思想环境上,积极发扬厦门海堤精神、嘉庚精神和英雄三岛精神等城市精神,在扶志扶智基础上进一步更新群众观念,塑造爱拼敢赢意识、竞争意识、职业意识、守法意识、文明意识,增强协作动力;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将厦门“多规合一”“一照一码”等改革经验复制到临夏,推动临夏逐步形成良好的效能意识、服务意识、监管意识、法治意识,释放发展潜力;在创新政策环境上逐步确立新的思维导向,不断强化集约化意识、产业链意识、价值链意识、互联网意识,激发协作活力。

  坚持深化夯实扶贫协作举措。厦门深入开展东西协作,做实帮扶工作,不断提升扶贫协作实效。包括继续在产业协作上加力,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推动厦门企业往临夏设厂转产,降低企业成本,减轻企业物流负担;继续在就业协作上加力,吸引临夏群众到厦门务工,加强临夏就地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技能型产业工人和高素质管理人才;继续在消费协作上加力,引导厦门商贸流通企业等单位通过集中订购、直供直销、电商采购等形式与临夏建立长期稳定供应合作关系;继续在智力协作上加力,在医疗教育文化管理等领域深化人才交流合作,为临夏提供更多的人才培训、锻炼机会;继续在社会协作上加力,以建设“爱心厦门”等为载体,推动社会各界之间的交流协作,鼓励各个方面贡献力量奉献爱心,不断凝聚扶贫协作的爱心力量。

  (作者:中共厦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编辑: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