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宝坻区人民政府与市环渤海经济研究会共同举办了“京津冀协同与宝坻区发展战略高层研讨会”,来自京津两地的专家学者,政府部门的实际工作者参加会议。会议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机遇,加快宝坻经济社会发展。现将部分专家发言摘要如下,以飨读者。
京津冀协同与宝坻发展的战略取向
肖金成(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所所长、研究员):宝坻在京津冀区域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发展中迎来了重要机遇。宝坻应依托自身优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一要依托京津,合作创新。宝坻区位非常独特、具有优势。要充分依托和联系京津企业总部和科研机构,利用协同发展契机实现自身发展。二要生态立区,环境和谐。目前,北京人口、产业、功能要疏解,宝坻是非常好的承载地。宝坻要抓住生态优势,建立人与人、人与自然都非常和谐的环境。三要产城融合,宜居宜业。城市首先要有产业,然后才有人气,城市才能兴起。要产城融合,既要适宜居住,也要适宜就业。四要城乡统筹,协同发展。宝坻不应出现城市好、农村差现象,应该成为城乡统筹的示范区,要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全区统筹考虑,做好规划,把每个小城镇建设得有特色,吸引北京、天津的人口到宝坻休闲、养老。
刘东涛(市经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环渤海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准确地说,宝坻是京津唐金三角区域的中心,要建成区域内高技术产业、生态农业、特色旅游文化产业优势突出的产业中心和交通枢纽,城乡融合、宜居宜业的新城区。为此,要充分发挥自身区位独特以及水资源、地热源、人文资源丰富和生态环境良好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发展环境,积极吸引京津唐等大城市的人才、技术和优质项目,着重发展和做强高技术产业、特色旅游文化产业、生态农业以及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科技服务、老年保健等现代服务业。
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 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赵弘(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宝坻要抓住机遇,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一是引提并举,集群发展。“提”是通过技术升级、工艺改造提高传统产业的发展水平。“引”即引进新的产业资源,做大经济体量,支撑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二是平台构筑,品牌打造。要加强对街镇园区空间资源整合,打造具有较大规模和品牌影响力的产业园区和标志性平台。围绕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医疗器械、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引入一批标志性企业。三是环境制胜,人才为本。要加强环境营造,着力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和公共服务水平,使高端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
周立群(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承接和对接首都产业外移需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既要借力首都资源,也要助力首都发展。二是既要引进外部资源,更应在激活内部要素上做文章。三是既要完善硬件设施,更要优化服务环境。要完善园区软环境,营造和提升对接的层次,形成标准高,机制新,服务优的环境;要营造细微化、人性化的服务以及各种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要以独有的、特色的比较优势和政策体系来营造创新氛围浓、创业机会多的生态环境,等等。
徐虹(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副院长、教授)、张再生(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宝坻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是:一是发展现代温泉度假养生业。二是发展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业。三是发展现代旅游制造业及物流分销。四是发展民俗文化演艺业。在发展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同时应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是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商客服、数据处理中心。二是现代物流产业。三是高端人才产业及研发服务业。
刘禹宏(《天津商业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教授):宝坻现代农业发展要面向京津冀,以高科技为支撑,走集约型、节约型、生态型农业发展道路,以发展设施农业、绿色农业、旅游农业、品牌农业、加工农业为切入点,强化农业的精品生产、生态保护、休闲观光、就业增收、安全保障等功能,探索适合宝坻农民增收的种养模式、经营模式,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或“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民就业增收能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 要创造良好金融环境
高正平(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院长、教授):宝坻区政府帮助中小微企业破解融资难题,在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两个方面都要发力,尤其以股权融资带动债权融资。推动股权融资,可考虑筹建以宝坻区内中小微企业的股权为主要投资对象的混合所有制的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借国家大力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推动多渠道股权融资。同时,建议区政府相关部门和四家商业银行、区内的村镇银行共同组织推动信用担保机制的创新。尝试建立由区政府和银行组织、区财政和会员企业共同出资,只为会员企业提供担保服务的会员制担保公司。
(天津市宝坻区发改委、环渤海经济研究会秘书处供稿)
京津冀抱团发展“加速度” | 2014-04-10 |
重在产业整合 | 2014-04-10 |
京津冀地脉文脉商脉的相通相融 | 2014-04-10 |
京津冀一体化直面“三道考题” | 2014-04-10 |
加快京津冀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 | 2014-04-10 |
教育,“协同发展”京津冀 | 2014-04-10 |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构建天津新型产业链 | 2014-04-10 |
加快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零一三”对策 | 2014-04-10 |
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体制创新 | 2014-04-10 |
学者:北京“瘦身”应突破三大“关键” 消... | 2014-04-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