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正成为一个热词。今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专题汇报时,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对三地协作提出七项具体要求。在中央积极推动下,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干部群众倍感振奋,干劲十足,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步伐正在加快。
京津冀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有何现实意义?有着什么样的优势,又面临哪些挑战?记者近日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有关专家。——编 者
势在必行 城市摊大饼式发展模式已走不通
○面临的问题比较严峻,不合作不行,这个倒逼机制很厉害 ○京津冀一体化是国家战略,是优化国家区域经济格局的需要
记者:此次中央力推京津冀协同发展,并把它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有何种考虑?
刘云中:今年2月26日,习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并作出重要指示。这里有一个背景细节,这次会议召开前,北京雾霾天已持续一周。这个时机上的巧合,折射出京津冀一体化势在必行: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路径,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
京津冀三省市发展面临的问题比较严峻,不合作不行,这个倒逼机制很厉害。比如说雾霾,其实最严重的雾霾天不在北京,而在华北其他一些城市,这些地方聚集了钢铁、煤炭、化工等高能耗产业,发电、取暖大部分也都用煤,对环境影响比较大。治理环境污染,整个区域必须联动起来,树立“一盘棋”思想,不能搞“各家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那一套。
如今,单个城市摊大饼式发展模式已走不通了。北京城市发展已碰到天花板。现在首都面临人口压力、交通拥堵压力、产业升级压力和生态环境压力,这些压力光靠北京自身解决不了,根本出路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这样能够在不降低大城市效率的同时,防止单一城市片面扩张带来的“城市病”问题,同时也可避免土地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等一系列问题。
侯永志:京津冀一体化是重大国家战略。从国家经济布局来说,京津冀协同发展,也是优化国家区域经济格局的需要。一直以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对中国经济促进作用很大,但它们的辐射范围在中国南方,而中国需要京津冀经济圈的崛起,带动北方经济,连接南北发展。如果京津冀地区能把拳头握得更紧,那么,这一区域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新的强有力“引擎”。
京津冀协同发展,还有助于全国区域合作大趋势的形成。珠三角是在广东省内形成,资源整合相对容易;在长三角区域,上海是当之无愧的“龙头”,起牵头作用,属于地域合作。而京津冀好比“三虎”,北京作为首都,优势自不必说;河北虽说经济实力相对不是很强,但其劳动力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天津这两年人均GDP全国排在前列。“三虎”共存共荣的问题如果解决好,将对全国其他省市跨区域合作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水到渠成 京津冀一体化的时机已经成熟
○一个个“半小时经济圈”“一小时经济圈”正在形成 ○三省市发展阶段不同,产业各有侧重,具有一定互补性
记者:京津冀区域发展概念多年前已提出,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落后于长三角、珠三角一体化进程。如今,从中央到京津冀三省市,在协同发展上共识高度一致,工作力度也很大,京津冀抱团发展是不是迎来新的契机?
刘云中:此次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中央审时度势、深谋远虑作出的重大部署,适应改革发展新要求,回应社会各界关切,恰逢其时,水到渠成。与多年前相比,如今京津冀地区实现一体化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
京津冀地区今天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二三十年前是不一样的。尤其最近几年,河北发展速度相当快,与北京、天津的差距在缩小。过去,北京想转移一个产业到河北,可那里的人员素质、配套设施跟不上,一体化是有心无力。经过多年的发展,河北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这种情况下京津冀的合作,其实就有一定的基础了。我和一些专家去河北霸州、保定等地调研,发现这些地方城市化水平在提高,本身已有基础承接一些产业。
还有,如今三省市区域内部经济联系愈发密切。以高铁为代表的交通基础设施大发展,把三省市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以首都为核心,一个个“半小时经济圈”“一小时经济圈”正在形成,加速一体化进程。
侯永志:京津冀一体化条件得天独厚。三地人口加起来有1亿多,土地面积有21.6万平方公里,区域合作前景值得期待。从地理位置上看,京津冀比邻而居,交往半径相宜。从文化上看,三地文化同脉,历史渊源深厚。无论是地缘,还是文化,三地可融性都很强,这是一个基本前提。
从经济格局上看,三省市发展阶段不同,产业各有侧重,具有一定互补性。北京服务业发达,第三产业占比高达76.5%,金融、通讯、信息技术等行业贡献较大;天津工业发达,在航天航空、石油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优势明显;河北省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占比较高,钢铁、石化、建材等三大行业在工业增加值中的占比一直在50%左右。
两手齐抓 统筹顶层设计和市场运作手段
○顶层设计要由中央层面来统筹、推进,吸收京津冀共同参与 ○推动各种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记者:当前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结合各自实际,出台了一些协同发展的措施。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当下最急迫的是什么?
侯永志:我觉得当务之急,是着力加强顶层设计,抓紧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规划,明确京津冀三地功能定位、产业分工、城市布局、设施配套、综合交通体系等重大问题,并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项目安排等方面形成具体措施。顶层设计要由中央层面来统筹、来推进,吸收京津冀共同参与,这样才能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成立相应机构协调首都规划,在国际上有先例,比如大伦敦规划,由英国首相府出面制定,再由议会去通过。
记者:京津冀一体化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具体推进过程中,我们该如何实施,着力点在哪些方面?
刘云中:要以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作为优先领域。基础设施一体化方面,重中之重是建立快捷、高效、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这样可以更好布局产业和分布人口。考虑到京津已有高铁连接,未来京津冀还要布局更多城市高速轨道交通。在生态环境保护合作领域,京津冀三地要在已经启动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防护林建设、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使用等领域合作机制,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不能靠单纯的行政命令,一定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着力加快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下决心破除限制资本、技术、产权、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各种要素按照市场规律在区域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科学定位 建立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
○防止恶性竞争、重复建设,不搞简单的克隆,不盲求城市规模 ○一体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各地应少炒作概念,多出台实际举措
记者:在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侯永志:在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中,要顺应经济发展的规律,建立推进协同发展的科学长效机制。各个城市之间无论大小,都要以互利共赢为原则,防止恶性竞争、重复建设,不搞简单的克隆,不盲目追求城市规模,应该充分发挥各自的特殊功能,互联互补。北京要对城市功能进行“瘦身”,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天津可作为经济中心和高端制造业中心,河北可打造成大众制造中心,这样三省市形成“特色发展、错位发展、梯度发展”的模式,避免了同构性、同质化发展。
在这里,我觉得有一个问题要突出来讲,就是不要借助京津冀一体化,再大搞造城运动,尤其是河北省,城镇规模总体偏小偏弱,不能脱离现实盲目发展规模在5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同时,京津冀地形地貌变化大,水资源和土地资源限制较大,不足以支撑太多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发展。
还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就是大家都在争抢“香饽饽”,都想把低端产业转移出去。作为国家战略,京津冀一体化不只是为北京减负,也需要提升天津、河北的产业层次。所以说,北京也要考虑分流部分以新兴科技企业为代表的高端产业,同时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在京津冀区域内共建共享,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切实提高区域发展整体水平。只有共赢,才能真正实现“一加一大于二,一加二大于三”的效果。
记者:“规划未出,房价先涨;产业未出,土地先行;以人为本未行,新城先行”,这是一些人针对当前北京周边地区房价攀升总结出的一个顺口溜,不少人对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房价先行表示担忧。
刘云中:确实如此。要防止通过炒作京津冀一体化这个概念,来提高房价、土地成本等。最近一段时间,我们注意到,北京周边一些城市房价被炒得火热,某城市还被媒体冠上“政治副中心”的名号,导致房价节节攀升。在城市规划或者政策制定方面,其实是没有“政治副中心”这个词的,因为政治只有一个中心。
政府没法直接控制房价,但在抑制投机上应该有所作为,这方面应有应对预案和防范措施。比如,一些人通过发布虚假信息,致使房价涨幅过快,导致当地普通老百姓生活受到影响,对这个事情本身政府应去查一查,看看这个事情到底谁在炒作。如果房价形成泡沫,对整个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将是一个很大的影响。京津冀一体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各地应该少炒作概念,多出台实际举措。
北 京
3月1日至2日,北京市委召开十一届五次全会,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在会上就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表态称,要加快京津冀区域交通一体化,加强产业对接合作和生态环境保护合作,着力打造现代化的新型首都经济圈。
为协调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北京已经成立了区域协同发展改革领导小组。北京的功能疏解、产业目录以及不宜“发展的产业目录”清单等正在研究。
目前,北京和天津、河北分别签订了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北京与河北建立了大气治理协同联防机制。京津冀建立了城市区域规划协同机制。北京与天津、河北建立了产业协同发展机制,比如中关村和天津建立了中关村合作产业园。
天 津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天津市长黄兴国表示,在推进三地联动发展中,天津将推进基础设施相联相通,产业发展互补互促,资源要素对接对流,生态环境联防联控。
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天津海关与北京海关日前达成京津海关通关一体化改革方案,并将于7月1日在京津两地开始试点,这是全国范围内首次试行通关一体化。未来,京津进出口企业办理货物通关手续,不再需要在两地海关间奔波。
我国北方第一大港天津港辐射京津冀和西部地区,为了进一步把通关便利性延伸到内陆,让内陆货运更快捷,截至2014年3月,天津港口在内陆地区已建立石家庄、包头等23个无水港。其中,津冀合作建设的无水港就有5个。
河 北
3月26日出台的《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明确,河北省将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充分发挥保定和廊坊首都功能疏解及首都核心区生态建设的服务作用,进一步强化石家庄、唐山在京津冀区域中的两翼辐射带动功能,增强区域中心城市及新兴中心城市多点支撑作用。
河北省将打造京津保三角核心区,做大保定城市规模,以保定、廊坊为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和京津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与京津形成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区。把首都周边的一批县(市)建设成规模适度、特色鲜明、设施完善、生态宜居的卫星城市,构筑层次分明、梯度有序、分工明确、布局合理的区域城镇布局结构。
此外,石家庄围绕建成京津冀城市群南部副中心城市,唐山围绕建成东北部副中心城市,加强与京津功能分工和配套协作,带动冀中南、冀东两翼发展。充分发挥张家口、承德的生态优势和秦皇岛的滨海资源优势,打造服务首都的特色功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