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头条-正文
你信或者不信,那些飘来飘去的谣言
郭小安
//www.workercn.cn2016-04-08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谣言大都是空穴来风,而暗合了某些社会心理,正因为如此,谣言心理学研究先驱奥尔波特提出了著名的谣言传播公式:谣言=模糊性×重要性。它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越是重要的信息,越模糊,就越容易引发谣言。后来,有学者又增加了公众理性作为变量,认为公众理性越高,谣言传播的可能性越小,这与中国古语“谣言止于智者”所揭示的道理可谓异曲同工。

  然而,微信谣言的一些新特点并不是经典谣言公式能够完全解释的。首先,微信谣言并不会止于智者,而是更多时候来源于智者的“阴谋”,他们或打击报复、或诽谤中伤、或追名逐利,无非是想通过谣言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微信作为一种封闭的、基于熟人圈交往的社交媒体,大量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类谣言正是在亲朋好友的“苦口婆心”下转发。曾有媒体梳理微信朋友圈最流行的几大谣言,发现基本都是生活类谣言,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是“致癌”“秘密”“秘方”“赶紧转发”等。

  其次,微信谣言与个人的形象维护、形象管理的动机相关。公众往往会重视自己在朋友圈中的形象,希望成为被人尊重、敬仰、关注的对象,因此,人们会侧重选择与生活哲理、生命和健康密切相关的议题,以显示自己的博闻、博学、博爱的形象。在此情形下,两类谣言备受朋友圈的“青睐”:一是名人效应下的心灵鸡汤类谣言,如“马云说”“屠呦呦说”“莫言说”等,甚至还有人拿古人说事,弄得有段时间“李白很神”“杜甫很忙”;还有一类是“披上科学的外衣”的健康类、生活类谣言,此类谣言往往模仿科学论文的写作方式,通过断章取义、偷梁换柱、张冠李戴等方式,融入一些感人和凄惨的故事,容易引发公众的情感共鸣。许多人缺乏专门知识和专业素养,一般无能力也无精力判断真伪,一些人正想通过发布这些具有科学含量的帖子来建构自己“博学”的形象,殊不知却成了谣言的传声筒。

  再次,微信谣言具有反复传播之特性。与微博谣言“来去匆匆”不同,微信谣言却呈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特点,很多流传已久的谣言如“割肾”“迷药”“抢孩子”“禽流感”等,只要换一个时间、地点、主人公,就可以死灰复燃。在微信朋友圈传播的“割肾”谣言、“迷魂药”谣言、“艾滋病扎针”等,之所以能够“换个马甲”后连绵不断,除了跟公众的恐慌情绪有关外,也与人性的贪婪与脆弱有关。

  最后,很多微信谣言还夹杂了公众的美好愿望,如最近在朋友圈传播的有关社保政策谣言,称“现在每人交5万元,此后每个月可以领取1200元养老金,而且是无限期领取这笔钱”。此类谣言折射了部分公众对社保政策的不满情绪,期待有所改变,一般不具有破坏力。联想到之前的“手机单向收费”“公务员加工资”“房价下跌”“房产税开征”“个税起征点提高”“延长春节假期”等谣言,都是折射了公众的某些期待。

  总之,微信谣言的传播动机非常复杂,它既夹杂着利他主义、社会责任、形象管理、快乐分享、期望表达等动机,也不乏一些造谣者为了获得不当利益,造谣惑众,混淆视听。因此,对于微信谣言的治理,应该遵循系统化和差异化原则,既不可放任自流,也不可矫枉过正。对一些破坏性强的谣言应该进行坚决铲除,对一些带有公众恐慌、焦虑、求知的谣言应该及时告知真相;对于承载公众愿望的谣言应该宽容待之。

  微信谣言的治理还离不开公众的媒介素养的提高,事实上,媒介素养的提高无需太多高深的知识,只需要我们日常生活中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对于没有明确来源或者不具有权威性来源的文章提高警惕;对于一些夸张、煽情、绝对化表述的文章应该进行核实,核实的手段其实也非常简单,如通过搜索文章题目或关键词发现不同版本的表述,即可知此类内容的可信度低;如果同一张图片出现在不同的故事背景中,那么图片信息极有可能就是“张冠李戴”。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